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探访学校旧址:重温红色校史 助力七十华诞

2018-07-23依依东望

中国青年网平顶山7月23日电(通讯员 周文渊 麻亚静)201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迎来建校70周年华诞,会计学院“筑梦中南”实践小分队走进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大白庄村,开展实践活动。成员们探访中原大学旧址,采访旧址相关工作人员,在实践中感悟红色校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是成立于1948年的中原大学,其建校地址位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大白庄村。7月9日上午,团队五位成员在指导老师和当地热心村民的指引下,来到中原大学旧址,体味建校初期的红色校史。

团队成员在中原大学旧址门口合影大白庄村民王先生 摄
墙上的斑驳是历史的足迹,寻根中南大是一种情怀
下车后,当我们的双脚真正踏上这片土地,脑海中以图片形式承载的中原大学形象一下子变得鲜活立体、可感可触。经整整七十年的风雨洗礼,初入眼帘的旧址虽有历史留下的点点斑驳,却丝毫未显颓败。院内院外,都有几抹绿色为这块肃穆的红色教育基地增添几分活力。旧址占地面积不大,主体部分由一间瓦房、一方庭院和围墙外的几块碑文组成。
“你们看,这边一排碑文都是在2008年刻的,应该都是为了纪念建校60周年的。”一位成员的一句提醒让我们不自觉地来到一排碑文面前。眼前有中原大学郑州校友在60周年献上的“革命摇篮”的题词;有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可风教授寻根中原大学所题“血脉相承”四个大字;“千秋业之基,中南大之源”,这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寻根团队于2007年在大白庄村中原大学旧址留下的痕迹。待我们细细揣摩完每一块碑文后发现,碑文的背后是一个个关于寻根、关于革命历史、关于辈辈中南大人的故事……就在这细细揣摩与领会中,团队成员周文渊给我们讲起这样一个其亲身经历的小故事:曾走在学校一条小道上,听到这样一段谈话,一位同学被问起为什么一定要报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校七十周年校庆志愿者,这位同学一脸严肃地回答了六个字——这是一种情怀。这是一个大一学生眼中的中南大情怀。而只有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大一新生的中南大情怀才能真正被我们同龄人理解和体会,革命时期中原大学师生的寻根情怀才能更令今人肃然起敬。
中原大学旧址碑文一角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文渊 摄
保护中原旧址,平凡人物中也有感动
走进瓦房内,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正在打扫卫生。看到头戴白帽,手拿笔记本的调查队员们,奶奶和蔼地笑了,用方言说道:“哦,又是大学生,来参观调研的吧?”在参观时,王奶奶跟我们讲起曾发生在这间小房子里的故事,“这里啊,原本是老师们办公的地方,学生们都会被分到各家各户,还有麦场,在那里学习……”王奶奶对中原大学历史的熟悉让我们误以为她是中原大学校友,经询问才得知,中原大学旧址的管理人员都是大白庄村民,而她正是受聘的管理人员之一,之所以熟稔中原大学历史,是因为在上岗之前所有的讲解人员都已经通过认真学习宝丰县县志来了解中原大学的红色历史。
参观时我们不难发现,旧址并不像革命景区一样经过了现代化的修整。王奶奶解答了我们的这一疑惑:“没有经过修整,这里都不让动,有的地方破了,修修补补都是老朋友出的钱,像去年这里面破旧了花了9万,都是老太太自己组织,自己掏钱在这里刷刷墙。”奶奶用无比淡定从容的语气讲完这段话,团队成员却互相投以惊异的表情。对于几位普普通通的农村老人,九万块钱并非易事;另一方面说来,老人只是旧址讲解人员,是和中原大学本毫无情感瓜葛的普通人。
王奶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些让今天中南大人为之动容的品质,在其他讲解人员的身上也定会有所展现。他们敬业,认真了解中原大学历史,对前来参观的师生负责,无形之中让这段红色历史在口耳相传中得以保护;他们淳朴善良,履行照看旧址的职责,其所作所为却又超越职责本身。他们的行为让人感动,保护中原大学旧址,传承那段红色历史,不是只有当代中南大人在努力,还有很多平凡的人在默默付出。
团队成员采访王奶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文渊 摄
校友陈克强的故事
当问及旧址主要参观人群时,王奶奶告诉我们主要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师生,同时也会有以前的中原大学学生。“就在去年,中原大学校友陈克强还在儿子的搀扶下回来看看,都84岁了。有的年纪大的,两人搀着回来看看。原来都是在这念过书的,陈克强就是,后来被分到南海舰队,南海舰队出来以后又被分到郑州。”奶奶讲解的过程中,一位颤巍巍的老人形象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一位中原大学革命时期的老校友,经历了建校初期的各种困难,于耄耋之年再回母校,内心对母校的热忱和强烈的归属感我们不得而知。
探访中原大学旧址,不止是为了了解那一段红色校史,更是要透过历史,感受老一辈中南大人的寻根情怀,以多元化的方式向更多中南大人讲述红色校史故事,重现那段峥嵘岁月,彰显中南大精神,凝聚中南大人;了解那些默默保护中原旧址的普通人的故事,不止是为了聆听一段生动的讲解,还要在平凡人物中发现感动,增添一份作为中南大人的自豪感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