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三下乡”:探访高原信用县,焕发扶贫新思路

2018-09-03Nope

中国青年网海晏9月3日电(通讯员唐一 张若愚)6月26日至7月2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与航空航天学院的16名研究生组成的青海海晏实践支队奔赴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开展了以“聚焦金融改革,追寻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暑期调研。七天行程中,成员们先后参观了海晏最大藏文化体验景区达玉部落、中国原子城纪念馆,对当地两大支柱产业—畜牧业及旅游业的产业背景进行了深度了解,并重点走访了“省级信用乡”哈勒景乡、“最大牧业乡”甘子河乡、“脱贫排头兵”金滩乡,就当地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信用体系在脱贫攻坚中的助力作用与海晏县农商行行长、海晏县县委书记暨清华校友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图为海晏实践支队成员在海晏县人民政府前合影。中青网通讯员 张若愚 摄
政银合作,金融普惠初见成效
26日上午,支队成员抵达海晏县农商行,农商行韩行长、海晏县金融办冶主任围绕海晏县普惠金融及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召开了座谈会。据冶主任介绍,海晏农商行是海晏县实施普惠金融政策的主要牵头方,目前海晏县政府设立的2000万元产业引导基金已经撬动农商行2亿元金融活水。
韩行长补充提到,为加强“三农”支持力度,农商行推出农牧普惠、小微普惠、创业助学普惠、扶贫普惠、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等五项金融普惠工程,其中单就农牧普惠工程一项的绿色信贷余额达到7亿余元,扶持力度空前,政银合作成效显著。同时,为了充分让利于民、精准扶贫到个人,农商行实施了精简贷款手续、“福农卡”随用随取、担保抵押形式灵活、降低承贷主体利息成本等业务创新,成果惠及全县2334人、737户贫困户。
清华大学1997级校友、海晏县县委书记董玉毅在与同学们座谈时表示:“普惠金融,一个要‘普’、一个要‘惠’,所谓‘惠’就是成本要低,所以在经济不发达地区,金融创新实际上能发挥更大作用。“
双基联动,独特创新信用体系
26日下午,成员们下乡走访,在农商行甘子河乡网点及甘子河乡尕海村村委会与客户经理何统邦进一步交流,了解到在农村金融普惠中,基层信用体系建设的攻坚难度最大,目前,针对海晏县地广人稀、产业单一的特点,政府与农商行合作采集信用信息,除了沿用客户经理负责制的人力捆绑方式,也因地制宜地创新出“双基联动”的工作机制,并逐步引进山东聊城电子建档的成功模式。目前已创建信用户4250户,占全县农牧户总数的65.21%;信用村25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86.21%;2016年获州级“信用县”称号。图为支队成员与甘子河支行客户经理交流。中青网通讯员 张若愚 摄
在甘子河乡尕海村村委会,何统邦介绍了“双基联动”的工作机制。以试点乡甘子河乡为例,作为全县最大牧业乡,农牧户周期性贷款需求旺盛,为预防不良贷款风险,甘子河乡支行特在各村设立“双基联动”合作办公室,固定时间进行现场办公,支行工作人员与基层自治管理人员当面交流,互相熟悉业务,共同完成对农户、牧户、城镇居民的信用评级、贷款发放及贷款管理等过程的联动。 2017年甘子河乡被评定为信用乡,目前信用村已经全覆盖,信用户为1263户。
“双基联动”机制旨在解决农牧户和城镇居民贷款难题,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这与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获得感”不谋而合。
“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双基联动正是基层信用社与自治组织践行这一要求的创新典范。
因地制宜,“特色化”脱贫显真章
27日,支队来到了海晏县唯一农业乡—金滩乡,在金滩乡乡委会就农业乡脱贫问题采访了乡长。乡长介绍,金滩乡耕地面积大,优良草场数量较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在脱贫问题上有先天劣势—抵押物价值低,金融脱贫难。面对全村708户贫困户,金滩乡乡委提出思想脱贫、能人大户带动全乡两步走的思路。鼓励及补贴贫困人员外出务工,破除“等靠要”的精神贫瘠,同时,乡两委运用能人议事制度,组织、动员能人大户形成无边框产业园,抱团寻找产业机会,强化了本地就业脱贫的效力。图为支队成员访问金滩乡乡委。中青网通讯员张若愚摄
28日上午,成员们到访产业结构以牧业为主的省级信用乡--哈勒景乡,生动体会到了脱贫要因地制宜、走特色化道路。哈勒景乡乡委书记表示,作为纯牧业乡,哈勒景融资优势明显,加上信用体系搭建完善,融资便捷,通过信用担保、国家贴息贷款利息质押等金融创新扶贫,全乡仅剩1户低保兜底户。
西部脱贫已经到了攻坚的最后阶段,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调研时曾指出精准脱贫要“着眼于增加就业,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同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贫困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面对先天资源劣势,金滩乡找准着力点,抓就业、抓“大户”,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实现了一次完美逆袭。
旅游兴县,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29日上午,支队成员参观了海晏县最大藏文化体验区—达玉部落,见到了青海湖最大自行车租赁公司,并在解说员的讲解下初步了解了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体验了骑马、歌舞演出等项目,被藏族同胞的热情好客、勇猛善良深深打动。
29日下午,藏文化余韵未退,成员们走进位于卧佛山腰的半坡酒店,参观了解了藏式酒店的建筑风格,酒店创始人动情地说道:“酒店内景的很多原料都采自当地,旨在将原生态的藏文化与现代装修融合在一起,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结束参观后,成员们前往蒙古族聚居地与蒙族同胞进一步交流,据介绍,蒙古包、蒙餐每年为海晏旅游业创收千万元。
30日,在县党委的安排下,支队中的党员们来到中国原子城纪念馆进行了党建活动,非党员同学也一同参观了爆破基地。伴随着解说员的精彩讲解,成员们共同追溯了几代科学家筚路蓝缕、铁骨铮铮的爱国史。
1958年,中国决定研制核武器,并选址青海湖北岸的金银滩草原为厂址,在这里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221基地。此后30多年,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军人、干部、牧工等在这块1170平方公里的神秘禁区内,攻克了原子弹、氢弹尖端科学技术的种种难关,先后研制成功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并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核武器。
1987年,在胜利完成了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后,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撤销这座核武器研制基地。1995年,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全面退役。从此,这个秘而不宣的地方“化剑为犁”,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开了真实面容。2005年,退役后的中国“原子城”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7年4月28日,中国“原子城”地下指挥中心正式解密对外开放。图为实践支队在中国原子城纪念馆前合影留念。中青网通讯员 张若愚 摄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173班党支部宣传委员刘蒙同学备受鼓舞,她表示:“来到中国原子城进行一系列党建活动,旨在缅怀英烈、弘扬革命精神,这也将激励我们坚定不移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金融学子下基层,不“破“楼兰终不还。在海晏调研的七天里,拨开农村金融与脱贫的层层雾霭,成员们深刻领悟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现实意义,脱贫攻坚不是纸上谈兵,金融扶贫也无法”只争朝夕“,基层工作既需要以天下为己任的公仆精神,也需要扎扎实实地与农民同守一线。美好生活从改革中来,改革从实干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