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校学子深入鄂豫边区,探寻大悟经济之“囧”

2018-07-31得九

中国青年网孝感7月31日电(通讯员 郭燕婷)7月12日,踏着清晨的第一缕朝阳,大悟暑期实践队坐上了赶赴孝感北的动车。实践队此行本着寻找革命历史文化遗存和大悟经济发展的瓶颈,深入了大别山处的腹心地带——宣化店镇,开始了暑期实践的“三下乡”活动。

品牌打不响,销路成问题
大悟所处的鄂豫边区是大别山脉的西段,这里山峦起伏,树木繁茂。我们所乘坐的出租车顺着盘山公路,绕过一个又一个急弯,不断蜿蜒行驶。从车窗远望,不远处的山上整整齐齐的栽种着一排排茶树,面积虽然不大,但模样却是青葱翠绿得可爱。司机余师傅向我们介绍道:“那种的是本地的茶,叫‘悟道茶’。”
悟道茶在本地似乎是家喻户晓,可离了这片土地,人们对于它的了解却是寥寥无几。“这里的都不敢大规模的种,怕卖不出去。你说要像是福建的那些个名茶,都有固定的销路的,肯定种的多,搞产业化。”讲起家乡的物产,余师傅开始滔滔不绝起来,“可惜啊,这的板栗、花生都特别的好,就是没个名头,大家都不知道,所以不好卖。”
大悟是个典型的农业县,靠着农林牧渔这样的第一产业支撑着经济,却并未能形成规模化。销路不畅,也就造成了种植生产的进一步扩大化的堵塞。

大别山悟道茶大悟专营总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燕婷

青山绿水和情怀,依旧留不住人才
走访宣化镇时,发现主干道停车口有个奶奶正坐在街口的小板凳上,眺望着不远处的青山,有两个小孩正在一旁嬉戏打闹。她年近古稀、而又笔挺端坐的模样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走进一问,才得知这是个出身革命世家的“战士遗孀”。
世世代代生活在大悟的,对于这片土地则有着热切而深沉的情感。奶奶姓李,正值革命时,她嫁给了这里的一个战士。“政治动荡,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啊!那时候一直提心吊胆的,怕他不安全。”回忆起她的丈夫和那段中原突围战争的历史时,李奶奶叹了口气,“可是没办法,打仗就是要流血的。”
奶奶的儿子和儿媳都外出务工了,只留下她的两个小孙子和她一起生活。她向我们介绍道,县城的房价三四千,虽说比起周围城市的已经便宜了很多了,但是在超市那样的服务行业月薪却只有一千来块,依旧买不起房,存不下钱。所以这里的青壮年大多在外地,远的去到了广州杭州,近的就在省会武汉。“但我不会走的,我们祖祖辈辈都住这,这有根。根不能丢的。”奶奶对于这样的人口流出惋惜而又无奈,“你看这好山好水,还有这么好的革命文化,还是留不住人呐!”这四周在店铺里的、农田里劳作的人们,几乎都是中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其中也包括这位受访的奶奶和她的孙子们。

实践队成员对红军战士遗孀进行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鲲宇 摄

旅游扶贫,效益不佳
结束了与奶奶的交谈后,实践队员带上早已准备好的访谈提纲和问卷,随机选取了景区周围的人流进行社会调查。发现宣化店谈判旧址虽然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革命教育基地,但其带来的客流量并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效益。
前来此处接受红色教育的党员干部向我们透露,他们每次开展活动都需要一天时间,但从不在当地解决就餐问题,都是自己携带干粮。他们对大悟当地的风景评价较高,但对其配备的消费和文娱场所评分则较低。受整体客流量的影响,这里略显冷清的氛围也使得他们回访意愿和推荐意愿下降。
近年来,前往大悟旅游、接受教育的人们在这两年有一定数量的提升,但从回收的调查问卷来看,游客体验的整体满意度似乎不容乐观。

实践队成员让前来店铺买水的党员干部填写问卷并对其进行访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鲲宇 摄

政策助力,发展可期
如今的大悟,虽然面临着生产受限、人才流失、效益低下等诸多现实问题,但在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下,它的发展前景依旧值得期待。扶贫办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实践队成员,“精准扶贫的统筹工作都正在高效积极的推进,受到较多关注的教育、医疗等问题是扶贫的重头戏。”
除却政策的实地落实以外,大悟县的“十三五”发展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政策推行,百姓受惠是大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这个面临着经济“囧”境贫困县,正在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迈向“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