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学子手握青春实践“门票”,助力美丽杭州建设

2021-09-22微信用户

中国青年网杭州9月22日电(通讯员 倪华璐)2021年7月15日至16日由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名同学组成的“双百双进”美丽杭州·社区服务实践团队结束了两天八站的暑期社区服务。

为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为迎接2022年的亚运会做准备,各社区积极投入“美丽杭州”建设,实践团队的八名同学分为两支小分队通过短短两天的时间走进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八个社区进行服务,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垃圾分类、五水共治 描绘社区新景象

在美政桥社区,社区负责人带领着小分队的三名队员踩点打卡未来各高校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路线,穿梭在社区的里里外外,体验社区工作者的日常工作。队员们跟着社区负责人的脚步

从社区门口的龙山河出发,沿途捡拾河岸边的垃圾并向附近的居民们宣传五水共治的知识,再到智能垃圾房,表面上看上去老旧的小区,小区里的设备并不老旧,为了响应“美丽杭州”,做好垃圾分类,该社区的智能垃圾房应该算是典范,在引导居民垃圾分类时队员们感受到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细则十分熟悉。

图为队员倪华璐在引导居民垃圾分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倪华璐 提供

在活动结束后成员们也利用专业优势,为美政桥社区手绘了一张志愿服务打卡路线图。

在复兴街社区开展服务的队员们也同样跟随着社区工作者开展河道两旁卫生巡逻以及捡垃圾服务活动,为垃圾桶旁散落的垃圾作分类,烈日炙烤着大地,但也没有消磨队员们工作的热情。队员们还积极向老人宣讲五水共治的知识与优势,派发五水共治宣传单,老人们在队员们诙谐生动的宣讲中都听得十分认真。

图为队员陈陶、徐诗意在向老人宣传五水共治的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陶 提供

结束了上午的行程,队员们中午休息过后便赶往了下午服务的社区。

在海月桥社区的三名队员陈陶、章云逸和汤添乐协助社区工作者检查社区垃圾分类情况,例如垃圾分类图标是否规范,垃圾桶是否及时清理等。实践期间,队员们配合工作人员一起将没有按照要求分类的垃圾重新分类投放并在垃圾投放点重新粘贴了更加清晰的标识。

馒头山社区的四位队员,耐心地帮助老人分辨不同类的垃圾,巡逻检查社区所管辖河道水体质量,检查是否出现污水过度排放的现象,在巡逻的过程中为纳凉聊天的老人们分发了印有五水共治内容的夏日小扇子。乘凉扇风,爱护河道的意识也渐渐深入人心。

图为队员们在河边草丛检查是否有遗落的垃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耿浩然 提供

走进基层日常,社区服务在启航

15日下午,队员倪华璐和林瑞楠前往紫花埠社区,接到工作人员分配的清洁宣传窗的任务很快就进入了工作服务状态,提起水桶,前往社区的文化宣传窗对其进行擦拭,期间,社区负责人也热情地为队员们送上矿泉水解渴。队员不怕晒不怕累的工作热情得到了工作人员的赞赏。

16日上午,四位队员在水澄桥社区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联系居民了解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并进行登记。遇到听不懂的方言在所难免,队员们也耐心询问,努力克服困难,一上午的时间就在这电话键盘上溜走了。

下午,悠扬的歌声在玉皇山社区响起,社区正在举行“红心向党庆百年”八一建军节主题活动,队员们同小朋友和老兵一起参与活动,在帮助工作人员签到,播放PPT,维持小朋友们的秩序之时,也和小朋友们一起听了老兵们的红色故事,一起插花,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下午的活动。离开时,队员徐诗意还分享道:“这次的社区服务活动看似简单,但这些老兵们分享的红色故事与红色精神和孩子们的童真给了我丰富的创作素材,也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今后我也会更加投入到社区服务中去!”

此时,在白塔岭社区的三位队员正在忙碌地帮助和娃娃童读馆录入图书信息并进行图书分类,装进相应的箱子里。长时间的录入,队员们的脖子和肩膀都有点吃不消,但队员胡丹清也表示道:“虽然有点累,但是自身素养得到了提高,让我们有耐心并且严谨地去对待事物。最后图书管理人员的赞许则是对我们最好的褒奖。”

据悉,尽管只有两天的实践时间,但团队的八位队员在开展活动前都积极投入准备,提前查看好路线,实践结束后队员们也没有懈怠,紧锣密鼓地整理实践的图文资料,撰写实践日志,做好后期宣传工作,将这份精神传递下去。

这短短两天的实践只是一个缩影,作为由杭师大美院各团支部牵头的校地共建合作项目将继续随着学院各团支部与社区的深入合作,开启常态化模式。

一审编辑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