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脱贫在路上,你我待起航

2020-07-17橘柚晴!

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17日电(通讯员 冉宇晴)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时间如流水,匆匆而去,抓不住,拦不下,但留得住。一切都成为美好的回忆,留于心中,记于心底,无限怀念。7月8日,因疫情防控,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智·汇”青春行·脱贫攻坚调研实践团采取了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模式,这对志愿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创新。

孙家镇大河村村干部深入农户周家进行建卡贫困户政策讲解,并了解住户住房及经济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冉宇晴 摄

7月8日,志愿者先后成功与万州区高梁镇大碑村村委会和万州区孙家镇大河村村委会两村扶贫相关村干部建立了联系,村干部同意志愿者去实地进行沟通交流参加脱贫相关工作的梳理与核查。在此次联系与交流中,志愿者学习了扶贫政策,了解了本地相关扶贫工作,当村干部热情的说到欢迎回家访谈时,志愿者感受到了村干部对大学生三下乡调研的热情,这让志愿者坚定了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的信念,将小我融入大我。



志愿者与村干部一起整理脱贫农户档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冉宇晴 摄

7月9日实践第一天,万州地区志愿者顺利汇合后,辗转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了目的地——孙家镇大河村。志愿者在村委会与村干部们进行了简单的沟通,深入了解了当地扶贫政策,在与村干部的聊天中,志愿者切身感受到了他们对脱贫,奔向小康的渴望,在跟随村干部走访农户时,志愿者旁听了村干部给建卡贫困户宣传普及他们正在享受的政策,了解了他们的经济来源以及收入情况,在走访与住户的交谈中得知,他们在政府的扶贫帮助下,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此次走进贫困户,让志愿者去关注扶贫群众,走进扶贫一线,感受扶贫政策带来的影响,更加亲近的了解到扶贫的成就。



志愿者在孙家镇大河村村委会帮助村民打印相关文件证明材料,与村民积极交流沟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冉宇晴 摄

7月10日实践第二天的上午,志愿者们在大河村村委会办公室帮助村干部整理脱贫档案,与建卡贫困户聊天,访问村里留守儿童,厚厚的脱贫档案和村干部整理档案时认真严谨的态度,反映出脱贫攻坚向前推进的每一个脚印,都是艰难而沉重的,都伴随着坎坷与激情、砥砺与超越。当志愿者听到农户们发自内心对政府政策的称赞,看到农户们住房前后的改变,看到孩童们那治愈的微笑,听到孩童们开心的说要在镇上读初中时,志愿者更加坚定了用实际行动投身脱贫攻坚,为国家走向小康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想法,从居住条件的改善到孩子教育环境的改变,“两不愁,三保障”在政府的一一落实下得到了完全体现。



志愿者正在访问大河村村里留守儿童,与他们聊天玩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冉宇晴 摄

下午4时许,志愿者访问了正在烤烟的村委书记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两不愁,三保障”在村里具体如何体现,烤烟的详细步骤等问题。在访问的过程中,村委书记一边忙着烤烟,一边不厌其烦耐心的回答志愿者问的问题,当烤烟过程出现问题时,他告诉志愿者:“这里面很热,你们离远点”,然后转身钻进了烤烟的烤房中,出来已是大汗淋漓。书记的和蔼可亲让志愿者看到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的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面对2019年末突如其来的疫情,村干部们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手抓”,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不容忽视。在与村委书记的交谈中,志愿者也了解到疫情给贫困群众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越是决战时刻,越要有坚决的信念、必胜的信心,脱贫攻坚号角已响,小康社会势在必行。

三下乡的记忆,永远不会被抹去。轻轻地走正如轻轻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带走的是满腔的热血与磨炼的意志以及满满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