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寄留守,让梦飞翔

2023-09-10前行若无山

在国家实施科技振兴人才强国的大背景下,儿童阶段是实施科学启蒙教育的最好阶段,从儿童时期开始对幼儿进行科普教育,有利于打好基础,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注入无尽的动力。本次活动将视角放在共耕村并且关注到当地的留守儿童,以夏令营的形式,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优势,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带去生动的航天科普专题夏令营。2023年7月15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宇航学院星火燎“援”支教队,到达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共耕村共耕小学开展支教活动,为留守儿童带去缤纷的科学课堂,为祖国的花朵带来航天的梦想!

7月15日,伴随着夏日的骄阳,怀揣着热烈的激情我们团队来到了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共耕村共耕小学。村委及学校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孩子们的情况,这些孩子往往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离异或其他原因,长期独自生活在乡村或寄宿在亲戚家中,缺乏家长关爱和陪伴。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和失落,心理上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关心。而我们作为支教志愿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温暖。我们非常感谢共耕村委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没有他们,我们不可能顺利地完成这一次的三下乡活动。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队员们与学校领导、村委了解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航摄

来到校园,走进简陋的教室,我被勤奋和自信鼓舞。即使条件艰苦,他们用朴实的努力和勤奋的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梦想。每当他们因一次小小的进步而喜笑颜开,我内心的感受如同清泉涌动,激起无限的快乐与满足。与孩子们共度的时光,唤醒了我内心沉睡已久的感受。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是温暖的阳光洒在我心灵深处。他们虽身处逆境,却不改忠诚纯真的初心,这种真诚和纯粹的力量,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团队首先给孩子们带来了航天知识科普课,航空科普是整个国家科普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航空科普教育,能激发其对航空事业的兴趣, 学习和钻研热情。因此,在校内外开展航空科普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识结合,全面提高科学素养,是实现航空后备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我们小队秉承着“培养航天科技创新人才、传承发扬航天三大精神”为主旨,想为引领中小学生更加了解航天知识,在他们心中播下对航天向往的种子作出一些贡献。我们将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活动形式推动此次活动,让中国梦和航天梦同频共振,为国家培养更多航天创新人才而努力。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支教队员为孩子们教授航天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亚妮摄

随后,团队成员与小朋友们共同制作“梦想纸飞机”和水动力火箭,制作完成后在操场放飞。孩子们放飞的不只是纸飞机,更是他们的梦想;升空的不只是水火箭,更是爱与希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普方式不仅能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极大地促使他们将航天文化知识深熟于心。在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热情高涨,不断地向团队成员提出关于航空航天的问题与猜想,表达着他们对太空的向往和无限想象,特别是在互动答疑环节,大家蜂拥而至,围绕在团队主讲人的身旁,争先恐后地进行回答。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支教队员与孩子们发射水动力火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航摄

参与乡村小学支教实践,我感悟颇多。置身于乡村校园,我仿佛穿越时光,与孩子们一同探寻纯真与无限可能。那些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唤起了我们的关注。他们热切而温暖的目光,在我心中点燃了一丝无私的火焰。尽管乡村教育的资源匮乏,孩子们的渴望学习的心却愈发强烈。那种坚定的眼神,仿佛启示着我,让我深深感受到这次支教的意义。

支教实践活动教会了我关注他人,从孩子们身上,我细细品味着关爱与耐心的滋味。每一次耐心的指导,都透露着对孩子们美好未来的祝愿。而他们的成长和蜕变,激励着我坚定地相信教育的力量。这次支教活动不仅是内心感受的沉淀,也是自我的成长与蜕变。我们团队愈发明白,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塑造人格和品德的关键。受到孩子们坚韧坚毅的影响,我也愈发敢于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积极面对人生的每一个挑战。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支教团队与老师以及孩子们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亚妮摄

我深信,只要我们拥有真心和坚守初心的决心,即使微薄的付出,也能为乡村教育带来迸发的希望与改变。乡村支教实践,让我明白内心感受是如此的真实和强大,它将伴随我们未来前行的每一步。(通讯员 谷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