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学子三下乡:品创新昆曲,扬传世经典

2021-07-25k***13575

为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华文化,更好地弘扬和发展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昆曲艺术。2021年7月7日上午,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工学院团总支“文曲星”社会实践团在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门口集合完毕,统一前往昆山当代昆剧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伴随着夏日清晨清新的空气,实践团的一行人坐车来到了蕴藏着深厚底蕴的昆剧文化的昆山当代昆剧院。剧院位于昆山市民文化广场,这里是市民文化生活的核心地带,剧院的出现引领了昆剧文化朝着新时代发展,整合了周遭的昆剧资源,为昆曲在历史的脉搏中跃动增添了新的活力。
一阵阵清脆的撞击声从远处传来,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两位昆曲表演艺术家正在练功房里练习昆剧的基本功。他们的脚掌与地板碰撞传来的一声声悦动诠释着他们对昆剧的付出与尊重。练功房里的横幅上有这一句脍炙人口的话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啊!正是有他们的刻苦练习,不断以更高的要求来塑造自我,我们才能欣赏到优秀的艺术作品,昆曲之美才得以传承,不至于在这个文化日趋多样化和繁杂化的时代里被世人所遗忘进而抛弃。

图为昆曲青年演员展示在练习基本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鹏 供图
在剧院的展览厅内,有着详细的昆剧介绍,帮助我深入地了解了昆曲的悠久历史和波折传承之中蕴含的故事。自明中叶以来昆曲逐渐兴盛,到清中叶的盛极而衰,甚至在新中国建立之时全国范围内没有一个职业昆剧团,直至《十五贯》一剧救活整个剧种,再到01年入选非遗。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传承的曲折令人唏嘘。而如今,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能够静下心来去剧院欣赏一出戏剧的人越来越少。明星演唱会,体育赛事现场往往门庭若市,剧院门口却门可罗雀。是昆曲不美了吗?答案一定是否。昆曲精美的妆容,华丽的服饰,唱念做打相融合,加上现代科技特效点缀的锦上添花,其塑造的意境之美足以让人沉浸其中。

图为昆曲表演所用乐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万耀辉 供图
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汇融合,推陈出新,昆曲的表演形式也有着极大的创新。新编昆剧以武汉疫情爆发为背景,运用昆剧的腔调和身法,演绎着医护人员不顾儿女情长投身于抗疫队伍,商贩不顾自身利益捐献物资于抗疫前线……在欣赏试演中,我不禁被所演出的内容所打动,也被这种新型舞台剧的形式所震撼。以往我所接触到的戏剧基本上是那些被誉为经典的传世佳作,这次的试演让我看到了昆剧别具一格的风味。

图为新编昆剧试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奕明 供图
“传承不停步,创新不滞后”,正如练功房里所写的一样,昆曲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推动。为了更好地弘扬和发展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昆曲,我们任重道远。不仅仅是昆曲,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传承危机。许多地方传统手工艺、民俗的濒临失传,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下强调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外的第四大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准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西方对中国不断进行的文化入侵的情况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树立起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心,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当起文化传承的责任,走进传统文化,接触传统文化,借助新多媒体的各种传播途径,宣传传统文化。也许没有从小接触某种传统文化的我们难以成为一名继承者,我们也要努力成为一名宣传者,为文化的生存付出自身的努力。(通讯员 封佳龙、包涵)

图为组员与青年昆曲艺术家的集体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柳智慧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