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青春“孤注一掷”:武汉学子三下乡,共研帮信罪

2023-09-06顺理成张女士

中国青年网鄂尔多斯9月6日电(通讯员 张译文)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网络电信犯罪数量逐年飞涨。暑期的热映电影《孤注一掷》通过真实电信诈骗案件的还原,进一步敲响了全民反诈的警钟。而在电信网络诈骗等上游犯罪背后,“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跃成为我国第三大罪名,其涉案群体大多为学生。为了解“帮信罪”在司法实务中的治理模式,武汉大学法学院“知行并济,共研帮信”实践团队在7月10日和7月28日分别走进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和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调研活动,与基层法律从业者开展访谈,共同探讨帮信罪治理在司法理论与实务所面临的疑难问题,推动我国信息网络犯罪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院调研:深入一线,学研结合

7月10日,“知行并济,共研帮信”实践队一队成员奔赴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开展调研。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针对帮信罪的立法目的、立法背景、实务审理中的困难等多个方面向三位法官提出问题和疑惑。刑事审判庭的徐法官向团队介绍了帮信罪的地区概况:“这几年帮信罪确实上升的幅度很大,应该已经达到刑事所有案件的前三了。而且近三年来是一个逐步的上升趋势。”

对于帮信罪的立法目的,三位法官均认为其根本目的是为遏制上游的诈骗犯罪活动,即通过切断信用卡的非法流通,把上游的诈骗犯罪限制于少发的境地,从而保护老百姓的钱袋子,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图为实践团队在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进行调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晏如 供图

法官访谈:了解实务,求得实解

7月28日上午,实践队二队成员在指导教师敬力嘉老师的带领下,奔赴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调研。根据法官提供的数据,近三年帮信罪的数量呈现波浪式的变化,自2015年推行之初的无人问津到2021年的爆发式增长,其主要犯罪群体有高学历化、社会阅历浅、刚入职的特征,犯罪群体低龄化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大趋势。对于该群体的定罪量刑,法官们在司法实务中往往倾向于从轻处罚或不起诉,他们普遍认为惩治上游犯罪和打击幕后金主才是治本之道。

在引导与交流的过程中,整个团队对于司法实务中如何认定帮信罪、学生群体如何规避风险、公众如何提高认识防范能力等几个问题均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实践队员邓芮表示,本次访谈使他受益匪浅,意识到当代大学生群体应当怀着更高的警惕心对待帮信罪,在理论与实践当中寻找治理的着力点。

图为实践团队与武汉市中院法官开展访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云翔 供图

律所走访:下马看花,行之有向

7月28日下午,实践团队陆续走访了武汉市内的三家律所,走访对象中有长期处理帮信罪案件的资深律师,也有曾经在检察机关公诉科任职的工作人员。团队成员与三位律师就活动的主题展开探讨,在交流过程中发现了法律从业者对于此类案件的不同观点。

在访谈中,数位律师均提到了有关帮信罪的限缩和从宽处罚的情况,对于犯罪人群低龄化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表达了“不枉不纵,合理维权”的职业期望,言语中处处可见人性的光辉。通过与一线法律工作者的实地访谈,实践团队对于帮信罪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也对网络电信犯罪治理的“中国方案”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

图为实践队员与访谈律师在一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紫涵 供图

据悉,此次活动处于武汉大学“知行并济,共研帮信”实践团队的调研阶段,该团队后续将继续围绕“帮信罪”主题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最终提出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知行并济,共研帮信”实践团队将持续关注相关议题,为我国的法治中国建设贡献青春智慧!

图为实践团队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许翔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