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手艺继往开,非遗古韵焕新彩:武汉大学“寻觅匠心,守望黔艺”实践队赴贵州黔东南凯里实践纪实

2023-09-06贝多多

中国青年网武汉9月6日电(通讯员 卢小贝 刘淼磊 魏琦)手艺自古以来就是乡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式各样的传统手艺传承不辍,蕴含新经济活力,具有文化凝聚力,也带给我们生活美学的启示,在维系乡愁记忆的同时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7月26日至8月1日,武汉大学“寻觅匠心,守望黔艺”实践队前往贵州凯里,踏上了探索贵州黔东南州传统非遗手艺的旅程,旨在深入了解和记录当地的传统手艺,挖掘和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总结探究其创新传承发展的可行路径。

一、苗女飞针巧引线 乾坤绣在方寸间

在凯里,实践队员们探访了老绣集市,观赏了精美的苗绣作品,感受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苗族刺绣手艺精巧绝伦,是苗族妇女服装的独特饰品,长久以来一直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流传不衰。凯里老绣市集是国内最大少数民族刺绣市场,更是探寻传统非遗民间手艺的绝佳去处。市场中随处可见的数纱绣、马尾绣、打籽绣、叠绣各种苗族刺绣技艺令人折服,古朴、厚重、野性、独特的手工艺魅力给予实践队员们耳目一新的文化体验。

通过访谈苗族刺绣非遗传承人明花,我们了解到苗绣不仅仅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更是是苗族文化中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坚韧精神的体现。明花说道,“这是我们苗族的围腰边,中间是织的,边上是绣上去的,这是一种出嫁的时候用的绣品。另外这个是一对袖子,但是现在他们都不怎么用这些了。还有这个是衣服后面的带子,这个历史很老,大概有60年了,这是以前的老人,一针一线,慢慢绣出来的。你看这个是马尾的苗族,只能留下这半截绣片。现在那些绣娘们出嫁之后都不绣了。这些绣品都是很有意义的,上面的图案这块是蝴蝶,两边是叶子。”

图为非遗传承人明花向实践队讲述苗绣发展现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卢小贝摄

二、绿兮绿兮 绿衣黄里 素衣朱绣 载玄载黄

在麻塘村蜡染工坊,实践队员们学习了传统的蜡染工艺,体验了这一古老技艺的神奇;

“家家户户有染缸,妇女人人会蜡染”,苗族蜡染以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做素材,手工艺人们用蜡刀将其化为布料上别致的图案,造型生动,活泼流畅,具有质朴天真、自由奔放的风格,富有创造性和装饰感。

州级蜡染非遗传承人杨正英,是贵州蜡染中革家蜡染风格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多次获得省级、市级奖项。通过与杨正英老师的访谈,我们得知她主要从事苗族蜡染制作及蜡染旅游产品开发,也会向外地来的研学团、本地外地的大学传授蜡染技艺。她说:“我八九岁就开始画蜡染,现在我已经59岁了。”蜡染这门手艺在她的手中活了起来。

图为杨正英老师正在制作蜡染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卢小贝摄

苗族蜡染,为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注入了非遗力量,活态的非物质文化也日益成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她谈到:”我们这个不是光是我们本地凯里这边的,就是全国各地都可以到这里来,还有那些就是国际学校,这些都到这里来学,我们是一个研学基地嘛。”

图为杨正英老师正在用蜡刀在布料上作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卢小贝摄

三、民俗风情光辉现,荣耀留给后人传

实践队员们还来到了“抱朴”工作室,与设计师和艺术家们交流,了解他们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现代感和实用性的作品。

“抱朴”工作室的洪旦老师筚路蓝缕,沐风栉雨,耗费十年时间收集各类少数民族服饰,工作室内珍藏有上万件少数民族刺绣的稀世珍品,其雕琢细巧心如神,万千思如皆融入其中。他认为,“哪怕再多人看到这些老物件,但是它终归是有限的呀,只有服饰背后承载的文化,才是可以发展的,才是以后可以去推广的,如果老物件只是以物件的形式存在,那么没有意义,它很快就会消失。”

图为抱朴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展示收集的少数民族服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卢小贝摄

洪旦老师与我们分享到,苗族村落的蜡染、刺绣、银器等,往往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转化成纹饰叙事,用之于服饰,是一种关乎历史、生活、审美的文化认同与传承,是千百年乡村文化孕育的产物,以有形、可用、可欣赏的手艺形式存续着,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武汉大学“寻觅匠心,守望黔艺”实践队的队员们参观走访集市、博物馆、村落和工作室共7个,在村舍阡陌间探寻传统乡村手艺,包括银饰、蜡染、竹编、刺绣、芦笙等,与手艺人们交流、学习,并拍摄记录他们的制作过程,收获了弥足珍贵的图片和视频素材,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非遗手艺的价值和意义。

每一件手工艺品都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这些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是对历史的守护,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当下传统手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愿我辈心有惊雷,韧且行远,为我国的文化事业谱写动人华章。

实习生崔方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