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爱心,乡村支教行

2021-07-15少7一点

中国青年网洛阳7月15日电(通讯员 靳阳慧)为帮助留守儿童解锁和打开英语新世界的大门,深入心灵、探究教学,增加五龙小学学生学习英语的驱动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锻炼我院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能力,增强团体协作,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特组成共计十七人的“语·未来”阳光支教团队秉承着关爱乡村儿童教育的理念于7月6日奔赴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五龙小学开展为期十四天的暑期乡村支教活动,共助乡村儿童的外语教育。

爱心起航,让梦飞翔 
瑜伽垫、凉席、米面油粮、油盐酱醋茶……背起沉重的行囊,顶着酷暑烈阳,“语·未来”支教队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坐在前往五龙小学的大巴上聆听学院领导的嘱咐。“同学们要记住,你们这次支教不仅仅是去教孩子们外语知识,更多的是去启迪他们,激励他们,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眼界,让他们看到学习的希望和乐趣,寓教于乐是我们的教育专业的理念之一。”最后,学院领导还提到此次支教队员务必要照顾好自己,保证自己的安全,如数归校返家。跟学院领导们挥手告别。微风轻拂,望着窗外快速移动的风景,十七名支教队员启程前往五龙小学,开启了乡村支教之旅。
走进农村,爱心护航
巴大车缓缓开近目的地,村落里四面环山、绿树缭绕,远处时不时传来阵阵狗吠声。进入五龙小学的大门:生锈的铁栅栏、拿着蒲扇的看门大爷、掉漆的两层房屋映入队员们的眼帘。打开住宿的大门,一间布满灰尘的会议室,两间堆满杂物的小屋等待着大家的入住。尽管早已做好打地铺的准备,但五龙小学艰苦的生活条件仍令支教队员们不禁露出惊叹的表情。夕阳渐渐落下一层余晖,整理完各自的物品后,伴随着村子里阵阵的卖菜声,支教队员们奔向二楼的厨房,自食其力的生火做饭:齁咸的炒空心菜、番茄炒蛋成为了大家来到五龙小学的第一餐。吃完晚饭,队员们步入打满地铺的会议室开始了第二天的招生工作安排,如如何应对艰苦的生活条件、校门的进出事宜、开学后的上课时间安排、支教队员们的做饭问题及液化气安全检查等。图为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语·未来”支教团队初入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五龙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岳楚涵 摄
传送希望,播种未来 
大山中的早晨,鸟鸣尚在继续,支教队员们已早早的开始着手准备在家长会后的招生工作事宜。“老师,老师,你们这儿怎么报名的呀?”一个个纯真质朴的孩童勾着小脑袋好奇的问着队员们。大山的阻隔,不仅隔断了村子与外界的经济沟通之路,也隔断了普通话的交流,孩子们望着老师说着些许拗口的方言,老师望着学生露出迷茫的眼神。方言的沟通障碍也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在当地小学校长的帮助下,支教队员与五龙村民积极沟通,村民们带着孩子们踊跃报名,短短一个小时不到,全校五十余名同学基本都已报名参加。随着招生工作的圆满成功,支教准备阶段的工作已经结束,阳光支教的教学工作即将拉开帷幕。在教学开始前夕,队员们召开了安全问题的会议。支教主要负责人指出:老师在每次上课前下课后需要及时清点学生人数,务必保证学生们按时安全上下学,若发现未到人员需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情况,在每天上下学时需要安排值班人员在门口护送学生们安全进出学校。老师们在开展课堂活动时也需要以安全为重,严禁学生们在课间追逐打闹,若遇到有危险因素的事情需及时叫停,务必保证学生们的安全。在每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支教团队成员需要分别报告个人成果及教学中遇到的突发情况,探讨解决方法,进一步完善支教工作,并进行集体备课工作,安排第二天的教学工作和实践活动。图为支教队员登记五龙小学学生的报名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岳楚涵 摄图为支教队员们与学院领导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岳楚涵 摄

在此支教实践中,该团队充分发扬了英语学科优势,通过英语话剧表演、情景式英语口语教学、英语歌曲教学等特色形式提高农村地区的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对待英语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该支教队伍自2002年成立至此已经历时19个年头,足迹遍布甘肃、贵州、云南、宁夏、青海等多个地,今年他们继续秉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理念将爱心助学的心火带到了五龙小学,同四十余名小学生开启了奋进与暖心并存的新篇章。 


一审编辑:黎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