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践行青春使命,助力乡村振兴

2023-08-30杨逸豪

中国青年网亳州8月24日电(通讯员 周刘湘 朱梦瑶)为践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相结合,践行青春使命,助力乡村振兴,同时有效发扬志愿服务精神,2023年7月8日至21日,安徽新华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E路星火社会实践团前往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小怀村,开展了为期15天面向留守儿童的支教活动,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了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具有现实和战略意义,而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初到小怀村,为使得实践队员充分了解学情,党总支第一书记朱宇鹏为实践队员重点介绍了小怀村留守儿童的年龄构成、家庭背景和学业水平。实践队员结合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暑期天气炎热,青少年溺水事故频发,为了强化安全意识,实践队员将“防溺水安全知识”设置为支教的第一课。课程开展过程中,成员凌云亮以基本防溺水知识理论为基础,从远离危险水域、同伴落水如何施救、落水如何自救等几个方面展开讲解,结合近期发生的溺水案例,深入分析溺水原因,深入浅出地讲解与互动,让留守儿童们意识到做好防溺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小怀村的地域特点,实践队员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哪里容易发生溺水事故,除了水库、河流、小溪,还有一位同学说:“我们家院子里的池塘也很深,要小心不要掉进去。”

图为实践队员向小朋友们讲述防溺水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逸豪 供图

此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救、互救技能,服务团成员结合视频动画,亲自演示示范,根据不同情况细心讲解、耐心解释,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他们亲身体验并了解相关细节。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发言,气氛十分活跃,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表示会提高防溺水安全知识,切实把防溺水相关知识牢记于心。队员特别告诫孩子们:“如果遇到有人溺水时,可不可以手拉手施救呢?”孩子们齐声回答:“不可以!要找大人帮忙。”

除了理论的宣讲,队员们还通过情景演示、知识问答、防溺水歌谣等形式引导孩子们更加深入地掌握防溺水安全知识。在心肺复苏实操演练环节,实践队员凌云亮通过场景模拟,现场示范了溺水施救、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动作要领及遇到危险时的自救技巧、措施,边示范、边讲解,力求做到防溺水教育入脑入心。孩子们若有所思,听完讲解后也一对一尝试应用刚刚学习的技巧方法。

图为实践队员给小朋友示范溺水施救的方法要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博 供图

除了安全教育,实践队员也十分注重孩子们学业水平的提高。实践队员们结合自身的经历,用生动有趣又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故事,引导留守儿童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队员们还注意打造榜样模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得,每当有学生有进步,就不吝表扬,从而敦促孩子们努力争取进步。

在辅导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一对一认真检查留守儿童的暑假作业,并针对他们在写作业时所遇到的错题、难题,耐心细致地讲解解题思路,鼓励留守儿童通过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发散思维,努力做到自己攻克难题。其中,姬梦琪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尤为认真,掌握知识速度很快、很扎实,迁移应用能力也很强,给实践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我开学上三年级,要开始学英语了,哥哥帮我学习了英文字母,教我读音标,我基本能对应上了,还有姐姐教了我混合运算,我就错了两题,我还学会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

图为志愿者给留守儿童辅导作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宇鹏 供图

实践队员杨逸豪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经历,我们在校大学生应该积极的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在实践活动中用心用脑,在实践中练就本领,在磨砺中增长才干,深刻感受志愿服务的内涵。只有亲身实践,才能不断充实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小怀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朱宇鹏对实践队员的表现提出了高度赞扬,他表示,以后将继续发挥后盾单位优势,积极对接,加强校地合作,发挥青年力量,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打造成驻村工作队“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特色品牌,强化人才培育,加大教育帮扶,用实际行动助力和美小怀建设。

实习生:杨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