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路相伴”之阿依成长营——在三下乡实践中双向救赎

2022-09-04微信用户

2022年的七月七日的凌晨,西华大学前往喜德县彝欣社区的十人小队开始出发。团队里九人都是社工专业,还有一名是来自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担起了摄影师的职责。在实践前期我们做了众多准备工作,对于阿依成长营的孩子们——成长营时间很短,但我们尽全力囊括了更多方面的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不同程度的成长,以互助小组、兴趣小组、支持小组、生命教育小组等专业小组工作方法为孩子们人际沟通、彝族文化、团结协作、自我认知等方面赋能。我们想着能为教孩子什么,能带给他们什么,而这群小孩子更让我们有了众多感悟,在与他们相处中真正得领悟社会工作的意义,我们与孩子似乎在成长营中“双向救赎”。

成长营第一天,与孩子相遇初悟社会工作价值。初次看到彝欣社区孩子与我们想象的是有差入的,孩子们大多数都很活泼、热情,第一天也让我们小组的研究生学长鹏哥有所改变:“在小组破冰互动中,一个叫沙马加加的小女孩突然叫我鹏哥,我也不知道她是在哪里知道我的名字,她让我帮忙把我们团队所有成员的名字写下来,我问她为什么要写下来,她说她想记住我们的名字。虽然自己有一点开心,但是仍然没有改变我之前的看法。中午吃完饭,我在社区闲逛的时候,沙马加加和她的小闺蜜突然找到我,并在口袋里拿出了一盒牛奶,说是送给我的。我一时不知所措,心中除了感动之外更多的是愧疚。在活动结束后与团队成员讨论专业认同感时,本对所学专业认同不高的态度,但是在心里可能早已有答案了,此刻心理是想更多的感谢这个小女孩,是她让我懂得了社会工作的真正的价值所在

 图为彝欣社区孩子们参加活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雨欣摄

成长营第二天,真情与艺术相交汇。为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兴趣,我们以彝族特色文化物品漆器作为载体,让他们在动手的同时去了解彝族文化。并设置义卖环节,通过卖自己制作的东西兑换积分券,来给自己的家里添置东西。在这天我们湘雨姐姐有话要说:“小朋友们把自己幸幸苦苦做的手工作品给了我,收获了满满热忱的喜爱。受宠若惊,超开心,感觉自己被治愈。在准备物资的路上,带着小朋友去河边捡石头,去小溪边洗石头,一边洗一边聊。明明石块放在他们的手中,比他们的小手还大,明明太阳那么炽热,晒得脸颊红红,汗津津的,脸上的微笑却比太阳更热情。刚来大学的时候,老师说这是舶来品,社会学科,服务行业,我刚开始是对这个学科质疑的,它不像临床医学,救死扶伤,不像物理数学化学,科研创造。但是当我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因为不舍而紧紧相拥的拥抱,我仿佛触及到社会工作者的一点真谛。旅行实践的意义就在于了那最真挚的爱,可以化解所有的疲惫。”

 图为实践团在彝欣社区举办义卖活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雨欣 摄

成长营第三天,在竞技中愈发团结。我们在社区设置了定向探险打卡活动,也算是别样的运动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积极进取、勇敢坚强的优良品质,当然针对在前两天活动出现的问题后我们团队进行了反思总结。孩子们在进行团队项目时他们需要明白相互配合,也会出现一个团队的核心领袖来维持秩序,我们这个团队亦如此,如果把做一件事情安看成是一根有头有尾的线,事情过程的形式类型各异,是横线、曲线、波浪线、一团毛线、甚至断线。断线的原因或许可能也许,是因为它只有一条线。而这次我们有十条线!十条线粗细不一、材质各异。里面有“贯穿始终”的线、有“质地坚硬”的线、有“粗细不均”的线、有“满附荆棘”的线、有“光彩夺目”的线,有的线“粗中有细”、有的线“结实可靠”、有的线“联结滋润”,而从结果来看我们每条线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我们收获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感悟,收获了互相打趣的友谊,收获了一颗颗真心,也收获了什么也换不来的独家记忆。

成长营最后一天,聆听梦想感悟道理。经过见面日、文化传承日、体育日活动后,孩子对我们越发信赖,我们可以和孩子们聊聊梦想等更进入心灵的东西,因此成长营最后一天我们开展了以梦想为主题的活动。小朋友们以各种方式表示出了自己的梦想,有想当医生的,有想当军人的,也有想当老师的。空有梦想是不行的,在成长营整个相处的过程中暴露出相当多行为习惯的问题,在结营这一天,我们也进行了批评教育、生命教育。孩子们都是感性的特别是女孩,快要结束的时候,沉浸在一种悲伤的氛围。他们的眼泪不只是离别的伤感、可能还有感激、还有对自己的反思、对自己未来的展望,如果是这样我们也会很开心。

图为队员与孩子们一起穿彝族服装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雨欣 摄

在出发前学院一位老师告诉我们“不要先入为主,要以服务对象为主体,发挥孩子们的作用”。此次活动是为孩子们设计的成长营,但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成长营,我们想用我们微薄的力量带给孩子们些东西,但孩子们又何尝不是在无意中教会我们很多。在我们对社会工作这个专业感到些许迷茫的时候,他们更加坚定了我们对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的专业认同,我想这次活动不只是他们收获很多,同样我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实务能力,也更加坚定了社会工作的价值。

图为彝欣社区孩子在梦想日写下的感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立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