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千余公里的邀约,见证小村寨华丽蜕变

2022-08-04Venus_lay

中国青年网广州8月4日电(通讯员 吴海威)7月20日,广州大学开展“助力乡村,青年先行”云贵地区乡村振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实践队成员来到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塘房镇芒部山村,开展“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活动。


出了湾子田隧道,队员们远眺山头看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芒部山村,近在咫尺的山头还要沿着崎岖的山路盘旋十几分钟才能到达。“小时候家里种土豆,背到县城去卖,要走3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现在通了村道,可方便多了。”来自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管理学院的6位暑期实践队队员,仔细听着随行的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罗维钧研究员描述自己儿时的记忆。


跨越1200公里,从广东来到云南的实践队员们,首先被这绵亘蜿蜒的高原地貌所深深震撼。如此险峻的地理环境,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其困难可想而知。“要想富,先修路”,这是镇、村两级干部的共识。如今,塘房镇拥有了绕城高速,从前需要40分钟去到县城的路如今只需十几分钟便能到达,这为后续迎接八方来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芒部山村自脱贫攻坚以来,在上级党组织和政府的精准扶持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小村寨的大蜕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队乘车沿着今年新修好的村道,向着芒部山村进发,随着海拔高度的不断攀升,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村里人告诉我们,以前靠山吃山,大家围着村里的林场砍伐树木、种植洋芋,不仅经济发展缓慢,还破坏了当地美丽的生态环境。后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行,逐渐植根于芒部山村的村民心中——退耕还林,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一片新的景象油然而生。
趁着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的东风,村委积极谋划,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村干部的治理能力,向上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向外积极引进社会资源,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调整了全村生产方式,以灵活的土地流转形式,建设打造千亩魔芋种植示范基地。村民们流转了自己的土地,获得租金收入,同时在企业科学规范、规模化的种植管理技术应用、推行,土地生产效能大大提升。企业还能拓展岗位,吸收村里的劳动力,为村民增收创造条件。土地租金加上劳作收入,每人每年能增加2万元的稳定收入。“芒部山村有20个村民小组,有1475户,共5506人。在县外务工1620人,县内务工600余人。招商引资为村里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充分调动了村里的劳动力资源,村里有产业,巩固了脱贫攻坚的成果。”村支书罗维钟告诉实践队队员们,“目前村里主要种植魔芋和辣椒,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现已拥有一个一千头猪养殖场和牛头山养殖场,龙头养殖户带动当地养殖业,促进芒部山村振兴发展。”


塘房镇党委书记高剑向实践队介绍了塘房镇发展的几个优势,其中教育先行,是塘房镇脱贫并迈向振兴的强力引擎。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肖唐付教授深知教育是治好贫困的根本所在,这次带队调研,他特地安排队员们与芒部山村的小朋友进行了一场见面会。在村委会议室和运动场上,实践队队员们通过科普小故事向小朋友们讲述守护芒部山的绿水青山的重要性,同时还与小朋友们参与到欢快的文体活动之中,并为小朋友们送上有广州、广州大学特色的纪念礼物。“我将来也要考哥哥姐姐们读的广州大学。”一位五年级的小朋友向实践队队员如是说到。这趟大山之旅,队员们为芒部山村的小朋友们打开一扇“外面世界的窗口”,一双双清澈的大眼睛,无不透露着对大城市和未来的憧憬和向往,这也让队员们深深动容。

图为实践队与芒部山村的孩子们。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苏巧韵 摄

“我们这里最好看的就是花海公园了,那里可美啦”,这是来自孩子们对芒部山村花海公园的赞叹。带着期盼的心情,实践队来到了孩子们为之骄傲的芒部山特色景区——花海公园。“花海公园、‘一星拱斗’是我们打造美丽乡村的重要旅游资源。”村支书罗维钟向实践队介绍花海公园建成情况,“我们利用村里的自然优势,打造‘一线四区’的发展战略。一线是指一条生态发展线,四个区是指要把芒部山村打造成游客观光休闲的旅游区,把草塘水库打造为多功能生态文化区,把山涧打造成花海公园区,把人工林打造为生态康然区,充分运用当地自然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队员们看着眼前的美景流连忘返,纷纷期待10月份花海公园正式投入运营后能够有机会重返此地充分享受与大自然的美好时光。

图为实践队伍与花海公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海威 供图
“一星拱斗”是地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大自然奇观,芒部山村的南山高耸着一座巨石,当地人亲切地称其为“石人”,也叫做“南斗一星”,与北山七石并立,得名“一星拱斗”。“这是由于地壳运动中青藏高原隆起后遭受风化剥蚀所形成的独特地貌,大家可以看到‘石人’这里呈现了不同的细层泥岩和粉砂岩沉积结构,这部分一层一层的是泥页岩,历经沧海桑田的地质演化和不均匀风化,使得‘石人’从逐步风化消失的山体中残存下来,鹤立鸡群,形成了现今独特魅力的自然景观……”肖唐付教授现场为同学们讲授起“石人”地质演化及沧桑的前世今生,为实践队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认知实习。“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队员们通过实地勘察,了解了什么叫“沉积环境”、“岩石风化”、“逢沟必断”,一堂生动的实地地质教学课程,不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还深深见证和感受到了独特自然资源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禀赋,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支撑。

图为实践队到“石人”进行实地考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苏巧韵 摄
由于地处西南,这里的日落比广东稍晚将近一个小时,带着对芒部山村美丽山水和蓝蓝天空的不舍,队员们结束了一天的实地调研。这场来自1200公里的邀约,让广州大学青年学子深深感受到了小村寨的华丽蜕变,更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村脱贫攻坚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对国家“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丰富内涵有了更深切感悟和体会,对投身国家“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更加充满了信心和勇气。“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要深入基层去学习和感悟,要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队员们带着肖唐付教授的嘱咐,暗下决心,继续向追寻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不断迈进……

图为实践队与芒部山村的小朋友们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苏巧韵 供图

一审编辑张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