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夏天,一起遇“践”青春

2023-07-11Wennnna_

原以为下乡时光最熬人,怎知它转瞬即逝,又叫人流连忘返,所以我决定再一次奔赴夏天,奔赴“三下乡”,作为吉首大学“码上彩虹”社会实践调研团中的一员奔赴又一座小城!告别七月滚滚热浪的吉首,去往七月微风徐徐的慈利。 

即使前一天阴雨连绵,但是出发这天总会让我们遇到一个好天气,让本就满怀期待的我们,心情更加愉悦。早上八点半,大巴载着29个激动的小心脏准时出发,一路上,看着风景由城区到河流再到山路,最后经过4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此次三下乡的地点——张家界市慈利县苗市镇苗市中学。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志愿者怀着激动的心情出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慧婷 供图

初到苗市中学,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环境虽然与城区没有办法相比,但是却也有着陋室铭般感觉的校室。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热心的校长,不但为我们准备了热腾腾的晚餐,还带领我们了解学校,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这间小小的学校虽然东西并不是很多,但是,在校长的热情接待下,充满着人情味。

到达慈利县的第二天,志愿者进行了第一次支教活动,超出预期的学生人数让本就紧张志愿者更加忐忑。志愿者李博文说道:“在进入教室时,孩子们的目光齐刷刷的投向我们。他们的眼睛像冬天的初雪般纯洁,像天池的湖水般清澈。当目光相接的那一刻,我发现他们的眼睛居然还会说话。它告诉我孩子们是那样的好奇,那样的惊喜、期待此次活动。”

在传统文化——灯笼制作教学中,站在教室最后方拍照的我惊讶的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眼神都是如此的专注,没有一个东张西望、交头接耳。他们迫不及待的汲取着崭新的知识。在这个实践教育相对落后的乡村小镇上,每一个孩子对知识都是如此的渴望。课后,我与一位小朋友闲聊,谈天,谈地,谈最想实现的愿望。“考上大学”,这就是她最想实现的愿望。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小朋友在认真制作灯笼。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蓝禹城 供图

上一次支教,“我没有妈妈”这句话,使所有志愿者都沉默了,因为我们不敢细想,这样的小孩究竟有多少,而我们能给予他们又能是什么。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这朵希望之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呵护。小小的花儿,有的生长在光亮的温室,有专业的人去照顾关心;有的则生长在路边、田野、山坡,虽无枝可依,无人可靠,但他们仍顽强的扎根土壤,执着生长,风吹不散,雨击不跨。

我们必需承认中国城乡之间现阶段存在一定的差距,乡村教育水平不及城市。但在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我也看到在乡村振兴的条件下,乡村的变化,乡村孩子的变化。在许多年前,我们看到的乡村学校还是简陋的不规范的沙制水泥操场。然而,如今的乡村学校。不仅操场上有了橡胶跑道,铺上了人工草皮,安置了足球框、篮球框,教室里也安装有电脑屏幕,桌椅板凳全新配置。此次下乡,我们甚至看到了在教室的外墙有学生打卡装置。如今的乡村小学“硬件”与“软件”都在逐渐完善,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慈利县没有都市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这里的物质条件或许稍显匮乏,但这里的孩子就如同路途中那棵并不高的树一样,扎根土地,向阳而生,执着的向着天空生长,与碧海蓝天永存。

这些年,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奔赴夏天,奔赴“三下乡”,是“三下乡”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的如今的改头换面,让我们明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寥寥数字中的深刻含义,明白了乡村振兴,明白了伟大复兴是多么神圣多么重要的使命。

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小城夏天,一起遇“践”青春!(通讯员 宝雯娜)

一审编辑:李喜磊

实习生 黄菁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