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的时代里,谁来守护戏剧信仰?

2018-08-27高冷

中国青年网8月27日盐城电(通讯员 卞溪瑶) 伴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变革,类似于淮剧这样的地方戏剧该怎么保持活力,蓬勃发展?近日,带着这样的疑问,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调研小组来到了江苏省淮剧团,聆听江淮戏腔,感受淮剧的百年魅力。


小组成员与淮剧青年演员合照。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刘婕 摄


他们十年如一日,只为让每一个观众都不后悔遇见淮剧

剧团有多位95后的青年演员,他们每天早晨都能认真去完成枯燥乏味的基本功训练并且坚持多年。从圆场开始,任何一项都不能忽略,正如接待队员们的青年演员所说“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他们在舞台上近乎完美的诠释,都源于日复一日的坚持。汗水、伤痛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牺牲无愧于观众,也让淮剧永远充满活力。

小组成员在近距离接触了演员们之后,倒也跃跃欲试,想要学上几个动作。几次练习下来,大家都发现:小生、小花旦这样的角色却被自己展现得相当滑稽。小组成员罗同学表示,这些动作看似简单,做起来就觉得自己僵硬极了,难以彰显其神韵。试想淮剧演员们在舞台上既要保持动作的流畅轻盈,还要保证唱腔婉转,实属不易。


青年演员晨功练习圆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婕摄

直面谎言的人性的小镇,带来更多忠于淮剧的人

团队成员们对于淮剧的兴趣始于一部曾在学校演出的作品——《小镇》,这个改编自马克·吐温作品《败坏了可德莱堡的人》的中国故事让淮剧走近更多人,借其导演的评价“它既现代又传统,既东方又西方,是灵魂的过山车”,《小镇》直击观众的灵魂深处,也让淮剧走向全国甚至世界,奠定了淮剧的地位。
这次的剧团之行,大家有幸采访到了《小镇》的主演、国家一级演员——陈澄老师,她发起了“戏剧进校园”的活动,旨在希望能从当代学生开始改变,让他们去关注淮剧、关注戏剧。她认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文化自信,也是对中华民族宝贵财富的最好的保护。
像淮剧一样的地方戏剧如何在时代变迁中拥有一隅之地?这个问题永远值得思考。演员们从来不曾懈怠,一直致力于提升自我,正如陈澄老师所说的“不错过每一个走进剧院欣赏淮剧的人”,他们希望将最好的淮剧呈现给观众。同时,如今的剧团也在积极适应时代,开始演出现代戏,也开始利用网络传播淮剧,希望淮剧走得更远。如果能通过不断的尝试,让具有灿烂历史和深厚底蕴的戏剧传承地更久更稳一些,善莫大焉。


快节奏的年代,慢节奏的戏剧如何长久?

在团队的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淮剧团主要是国家拨款运营,演出也大都是类似于进高校的公益性演出,虽然发展的很好,但是极少有像走进电影院看电影一样去观看戏剧。快生活的节奏带来的是速食娱乐,15秒的抖音短视频远比一场慢慢叙述的戏剧表演快得多。人们出于主观意愿,主动去来到剧场看一出完整淮剧的情形越来越少。

淮剧这样颇有些尴尬的局面,我们每一个沉醉于快节奏娱乐的都有一份责任,用 “不喜欢”三个字一言蔽之,不去尝试了解戏剧,感受人物的嬉笑怒骂以及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文化底蕴,只一味追逐浮华聒噪的速食娱乐,又怎会喜欢戏剧?

微博、微信、抖音……一系列快餐文化裹挟着人们前进,在热闹之后,人们常常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在快节奏的当下,我们缺失已久的内心世界到底要靠什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