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学子三下乡: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

2020-08-11淳月

中国青年网西安8月11日电(通讯员 李若月 古淳月)2020年7月,西北工业大学星星火环保志愿者协会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前往陕西佛坪和洋县,开展保护区鸟类资源与保护实践调研。经过近半月的调研,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当地鸟类资源和自然开发现状,并积极向当地居民和社会各界宣传环保知识和常识,为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新时代大学生的力量。

调研访谈

实践队员们走访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住户,全面了解了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发展历史、政策措施、成效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实践队员们对各保护区有关部门进行采访,得知近年来随着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环保宣传工作入门入户,秦岭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偷猎和滥砍滥伐的现象基本消失。实践队员们还深入走访了当地居民,了解到政府着力发展养蜂等绿色产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

图为实践队员走访周边住户。西北工业大学星星火环保志愿者协会 供图。

然而,问题与发展总是相伴而行,保护区在开展工作时,同样存在着困难与阻力。实践队员们通过走访调研发现:保护区边缘人兽冲突较为激烈,补偿诉求得不到回应;当地居民多依山而居,种植作物如玉米、猪苓、山茱萸等常遭野猪破坏;由于补偿办法不完善,且落实周期长、手续复杂,农民很难得到满意的补偿;保护区边缘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同样存在矛盾,在保护区边缘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旅游业开展不彻底,边缘地带游客稀少,使一些居民非但享受不到旅游业带来的红利,反而增加了衣食住行的种种开销。实践队员们认为,保护区经济发展应同生态保护相协调,林下经济,养蜂产业,旅游业等项目与保护区建设相适应,如何在符合当地实际的前提下发展此类产业、为居民创入增收,应是政府需要留意解决的问题。

图为实践队员交流学习。西北工业大学星星火环保志愿者协会 供图。

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鸟类数量,是调研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实践队员们在保护区内对野生鸟类进行了实地观测和调查,十天内共计观测到野生鸟类14目 35科70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朱鹮、国家Ⅱ级保护鸟类红腹锦鸡、赤腹鹰、黑冠鹃隼、红隼、凤头蜂鹰等。据龙草坪林业局蔡琼科长介绍,近年来保护区内的各种珍稀鸟类数量都有了明显的增加,由于环境的改善,有些原来的候鸟也逐渐演变成了留鸟。

图为队员们实地观测鸟类。西北工业大学星星火环保志愿者协会 供图。

实践队员们对洋县朱鹮数量进行了重点考察,发现当地朱鹮的种群数量十分可观。在河道、农田等生境,均可观察到朱鹮的身影。实践队员们在实地观测中切实感受到,随着保护力度的逐年加大,朱鹮等濒危鸟类的生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恢复,鸟类种群数量逐步回升。

环教环宣

守护绿色,星火相传。实践队员们来到佛坪县城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自制手绘宣传海报向居民们讲解鸟类的有关知识,不仅讲解了常见鸟类的名称与形态特点,更讲解了与鸟类保护有关的法律知识,呼吁更多人加入爱鸟护鸟的道路中来。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进行环教科普。西北工业大学星星火环保志愿者协会 供图。

巍峨秦岭,是当地人与其他生灵共同生活的家园。保护的路上,实践队员与当地人民都未曾停步。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粒粒种子终成葱郁森林,绿水青山的愿望,正在不断接近梦圆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