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以及我的阅读感悟

2021-08-20田玉天

进入大学后,可供我个人支配的时间多了起来,加上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我也开始海量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关于“如何阅读”的启蒙读物,虽然很多人对这本书褒贬不一,但我个人觉得还是有很多参考价值,值得借鉴。

这本书虽然叫做《如何阅读一本书》,但除了讲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外,还和我们一起探讨了阅读的本质意义。接下来我想用自己的理解回顾一下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并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阅读经验。

图为《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封面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玉天 供图

首先讲一下阅读的好处。古今中外关于读书好处的名言数不胜数,这本书里的观点是:读书可以防止我们心智萎缩,延缓心智衰老。作者认为人的心智或者说思考能力就像肌肉一样,如果不经常得到锻炼就会逐渐萎缩,读书就是一场“精神的锻炼”,是我们保持心智健康、充满活力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而人之所以特殊,就在于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是我们保持人之为人的重要手段,你说阅读重不重要呢?

接下来就是敲黑板的内容,地地道道的干货:阅读的技巧。

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速,网上也有很多教我们如何速读的方法,但这本书的观点值得我们思考:读不同的书,速度是不同的。有些书就得慢慢品读,有些书只需快速浏览一遍。这就需要我们将书分为两类:读得懂的和必须要读的。杂志、报纸、公众号推文就属于读得懂的,我们一下子就消化了,但没有多少营养;而我们试着读自己不太了解、略高于我们认知的读物就属于必须要读的,这是有难度的阅读。前者会识字就没问题,但后者却需要用心修炼——这本书要介绍的就是如何阅读有难度的书籍。

作者通过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来介绍阅读的技巧:

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就是能识字,了解字面意思;

第二个层次是检视阅读,能够理解内容,同时分清主次。具体方法是:先看书名、序言和副标题,接着研究目录和索引,然后看看作者简介,再翻开看一下和书名主题相关的篇章,开始读。先不管读不读得懂,都从头到尾翻一遍。这个阶段主要是对一本书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不需要追究细节。

第三个层次是分析阅读,这是比较复杂的层次。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并将这个层次又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了解范围,就是确定这本书的主题、分类、要回答或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最好能用自己的一段话概括出来;第二阶段是理解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关注一下书里的细节,在我们认为重要的地方圈点勾画,适当做一些批注,最好可以画一张思维导图;第三个阶段是评价,这是一个复盘总结的过程,也是我们最终阅读质量和阅读收获的关键。我们要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来评价一下这本书,通过文字等方式输出。评价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对于书中的观点要辩证思考,不应该全盘接受,走本本主义的道路,也不要因为和自己的观点不同就统统否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能做到这一点就很棒了。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也是最高的层次是主题阅读,简单说就是能够按图索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找相关主题的书读。这需要我们有比较强的阅读主动性,更需要我们有比较强的判断力,能够从万千书籍中找到那本适合自己的。我们可以先设计一份阅读书单,再逐步筛选,最终确定几本自己一定要读的。我们生命有限,不能把时间耗在一些文字垃圾上。

关于如何选好书,这本书里也有一个我认为很有启发性的观点:所谓好书是可以和你的心智一起成长的书。你最开始阅读它的时候,它的层次就远远超过你,现在你重读时候,它还是超越你的,将来你再读,会继续超越你。这里要明确的是:这样的好书是可以和“你”的心智一起成长,而不是别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需要我们亲身实践,躬身入局。阅读这件事不应该,也不能让别人代工。

图为作者自己制作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思维导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玉天 供图

上面是《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核心观点,接下来我浅谈一点自己的阅读感悟:

我认为抛开一些专业、考证相关的书籍不谈,阅读不应该有太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很多阅读没有什么短期价值,而是一件长期主义的事情,如果目的性太强,我们很容易放弃。把阅读当作自己业余放松的一部分,渐渐成为像吃饭睡觉一样的习惯,就像种下一棵树,成长和收获就交给时间;

我也认为阅读不应该成为炫耀的资本。有些人读了几本书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有一种优越感,而这恰恰是读书还不多、半瓶水的表现。如果你从阅读中没有学会谦卑和善良,我想说要么你读的是假书,要么你在假读书,二者必居其一;

我同样认为阅读的价值不应该被过度夸大。阅读最大的局限就是往往和生活实际存在脱节,我们要知道书本上的很多东西都经过了文人墨客的修饰甚至篡改,有些还受到政治和资本的操纵。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像袁隆平爷爷所说:书本上是长不出稻子的。我们要深入烟火人间,体味人生百态,躬身实践。

最后,千万不要让别人代替你阅读,阅读始终是一件自己的事。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外包,但阅读不能。以前有一个同学和我探讨《美丽新世界》和《1984》的差别,她不同意我的观点,还把豆瓣上关于这两本书点赞最高的书评链接发给我来反驳我。那篇书评确实写得很有深度,但我并不会因为自己暂时思考浅薄而感到羞愧,因为我真正阅读了这两部作品,我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而不是把别人的所谓更有深度的书评奉为圭臬。也顺便提个建议,对于经典之作,第一次阅读时不要看别人的书评,先自己读,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引导自己的思考,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我们首先要有自己的思考,再参考别人的才能得到成长。个人的独立思考是我们提高自己阅读质量和境界的必经之路。

阅读是一生的事,真正热爱阅读的人一定会得到很多快乐和幸福。我至今依然记得自己在某个夏日午后读完《马丁伊甸》大汗淋漓的场景,那种感觉真的很微妙、很奇特,无疑也是很美好的。

愿大家都能从阅读中找到快乐,收获成长!

(作者:田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