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 捡起垃圾,让垃圾不再流浪

2021-08-03刘梦秋

7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环保教育实践队通过线上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实践活动,各个队员在自己的家乡分头行动,在全国各地宣传环境保护,努力将保护环境的口号落实,以自己的方式去践行。

我带领着亲人,朋友和同乡的同学一起出发在我们的家乡合肥进行了捡垃圾活动,天还没大亮,我就带着工具,怀着激动的心情出发。夏日的清晨凉爽又安静,我们首先来到了塘西河公园,分配好行动的路线我们就各自出发。

清晨的公园有很多跑步的人,大部分的人多会自带水杯,但也有一些人会选择去买矿泉水。我在公园走了两圈,捡到了不少的空瓶子,它们随意的扔在了草丛里,或者放在石凳上,我一一捡起来,放在了回收袋里,看到了捡瓶子的老奶奶,我便把捡来的瓶子给了它。这个公园还算干净,于是快到中午时我转变了路线,去了附近的社区。

 

中午的阳光刺的皮肤有些痛,在社区转了一会,已经捡来一袋的垃圾,有吃完的苹果核,装早餐的塑料袋,脏兮兮的纸巾,喝剩下的牛奶盒,不要的传单,各种各样,它们有的是随意的掉落在垃圾桶的周围,有的是直接扔在路中间。看着躺在大街上的,被太阳暴晒的垃圾们,就像在看流浪在街头,无家可归的人们,可怜又孤独。

图为志愿者在社区道路上捡垃圾。 安徽工业大学环保教育实践队队员 赵子强 供图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个口号大家从小就知道,放眼望去,真正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的又有多少。我们都想拥有“榆柳阴后园,桃李罗堂前”一般恬静的生活环境,但这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切实去做到,青山绿水不是一句话,几句话就能的,若想让它不只是活在文字里,那便也要付出不只是文字的行为。每一次的弯腰,捡起,放下,我都刻骨铭心的认识到,当一个人真的去实践了,方知那句话的责任与意义。或许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在捡垃圾,但所有人不是瞎子,我相信他们能看见,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或许也是这个活动的意义吧。

 在这次实践中,我总能遇到一类群体,那就是环卫工人。他们大多是老年人,皮肤晒得黑黑的,他们看到我在捡垃圾,总会和蔼的上前询问情况。他们说:“现在大多数的人的环保意识还是有的,尤其是年轻人。”他们还说:“保护环境是要长期坚持的事情,一天都不能落下,垃圾对于环境的危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我们将保护环境成为一种习惯,才能起到效果。”听到环卫工人的话我感触颇深。垃圾对于环境的危害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短期的环境保护是无法改变环境被破坏的结局。这次的实践活动虽然短暂,但活动只是一种形式,在形式之下是习惯,是日常的生活里的点点滴滴。活动只是开始,不是结束,它需要一辈人又一辈人去完成。

图为环卫工人剪完垃圾离开时的背影。安徽工业大学环保教育实践队员 赵子强 提供

 手上的垃圾袋越来越重,头上的汗水越来越多,风一吹,透心的凉爽。接过了年幼的孩子递来的空水瓶,看到了小哥哥拾起掉落在垃圾桶边的塑料袋,听见了“这是可回收垃圾吗?”的询问,闻到了淡淡野草的芳香,人们真的在改变,真的在实践,我看到了希望,伴随着夏日的阳光。

傍晚,我们在公园再一次汇合,我们交流了感想,很多人都说,经历的一天的捡垃圾体验,确实带动了一些人,有的路人还会帮助一起捡,感到十分的感动。通过这次实践我感觉环境保护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随手乱认垃圾似乎 要更加方便,但是所有的方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把垃圾随意的扔在的路上,它们成了无法回家的流浪者,在分吹雨打中变烂发臭,它以环境为代价,无声的宣告它的愤怒与悲哀,这便是代价,是我们不让它们回到它应该回去的地方的代价。大自然是个慢性情的人,是急不得的,好的形成或改变更是不能急,要把战线拉远,要把保护环境当做没有终点的长跑来跑,一代人倒下,下一代人传承,要映在心里,刻在骨头里,融在血液里,世世代代,传承不息。纵观环境的保护,无异于生产物质的人做到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享用物质的人做到如何合理的享用自然的资源。何为合理?如何合理?这就需要一个标准,依据标准去利用资源,享用资源。

保护环境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做?《环境保护法》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原则和标准,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有法可依、有序可行。其次,要将环境保护接地气,亲民众。从市场入手,引导企业绿色生产,倡导人民绿色消费,绿色使用,绿色处理,从身边小事出发,全方位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我们还要鼓励和奖励人民为环境保护献计献策,广泛开展相关交流会,收集好的想法,加以运用。各高校也可以开展相关技术研讨,开发新的环保技术,提高青年保护环境的意识。好的技术还可以投于应用,促进了新一代人的保护环境的热情。

若我们能踏踏实实去做环保,我相信天会变蓝,水会变清,花开灿烂,春秋依旧,万物可爱。(通讯员 刘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