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遗珠”,叹“传承之重”

2021-03-17张菀清

一支支历史悠久的刀,

我凝望着,

那锋芒逼人的刃,

依然能清晰的映射出我的脸庞。

在刀尖起舞,

看身着白光的女子跳着笑着,

用脚尖走过祖国的万千山河,

绘画出栩栩如生的画面。

一张张五彩斑斓的纸,

我摩挲着,

那片笺片玉的质,

依然能完美的展示出作品的精致。

在纸上傲游,

领略江南的湖光三色,

欣赏他乡的人文风情,

纵览祖国的锦绣山河。

一块块源远流长的板,

我细听着,

那千秋万代的史,

依然能深切的体会到传承的不易。

在板上回忆,

一个又一个少年从咿呀学语到满头鬓白,

一处又一处土地从空荡荒凉到高楼大厦,

一年又一年祖国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

一双双饱经风霜的手,

我感叹着,

那持之以恒的心,

依然能真切的感受到前辈的初心。

在手上攀爬,

一道道纵横交错的纹理深浅不一,

一处处满目疮痍的疤痕触目惊心。

刻纸,

它像一块瑰宝,

掩埋在无穷无尽的沙群里,

已经数百年不见天日,

它渴望的望着外面的世界,

迫切的想要闯出一番自己的新天地。

传承人,

他是伟大的“拾荒人”,

不惧辛苦,

不怕脏乱,

毅然决然的走上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在时代的波涛汹涌中,

用自己弱小的身躯,

挡在浩瀚的世界面前,

保护那刚刚冒出的“嫩芽”,

带着它不断的前行。

作为一名大学生,

作为知一团队成员,

作为常州工学院的学子,

本着传承的初心,

铭记着,

做事不能忘本,

做人更不能忘根,

中华文化,

是肩负在我们身上的使命,

也是我们走向世界的桥梁。

文化在刀尖舞蹈,

历史在纸上呈现。

刻纸在时代创新,

我们在这里传承。

(通讯员 张菀清)

图为江苏省省级传承人孙荣才老师作品《碾谷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菀清 摄

一审编辑:杨秦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