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学子“三下乡”:大柴湖第一代移民者全淅林 “舍家为国,团结奋进”,点亮学子信仰之炬

2021-08-05童川

中国青年网荆门8月5日电(通讯员 王天琦)为深刻了解大柴湖移民精神,全方位感受那段艰苦卓绝却创造壮举的历史。2021年7月18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一苇益航”志愿服务团走进大柴湖移民纪念馆,认真参观学习。并参加原柴湖镇文化站站长、乡土文化作家全淅林老师开展的《大柴湖移民的家国情怀》专题讲座。

湖北荆门钟祥大柴湖是全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1966年至1968年,为支援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建设,4万余名河南淅川人民辗转迁居至钟祥城南汉江左岸围垦区,白手起家、重建家园,1968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大柴湖”。走进纪念馆,数座铜塑群像再现了当年淅川人民南迁大柴湖的壮观景象,挑着扁担竹篓的农民、背着尚在襁褓之中婴儿的妇女、拉着载满生活物资板车的壮年……他们神色各异,有思念、有微笑却都步伐坚定。通过纪实图片浏览、展示实物观摩,结合讲解员的引导,同学们对大柴湖移民“三次搬迁的艰苦历程”有了深刻了解。

图为原柴湖镇文化站站长全淅林老师为开展《大柴湖移民的家国情怀》专题讲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程鹏 摄

此次参观学习的尾声,大柴湖移民纪念馆馆长、柴湖镇文化站站长全淅林与志愿服务团成员亲切交流。这位71岁的“移民文化守望者”不仅为同学们生动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更细致回答了数十个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听党话,跟党走”“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是此次讲座中全淅林老师说的最多的话。

“当时的生活条件是真的苦啊!吃不饱,穿不暖,移民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最终苦了几代人。”全淅林老师感叹道。要说到“移民”还是要从他们第一代移民人说起。1952年,毛泽东同志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由此提出。

为支持国家的重点工程建设,河南省淅川县当地的人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移民,举家搬迁,历经千难万险,忍饥挨饿,献出自己美好的家乡和脚下这块土地,搬迁至柴湖镇,以此支援国家,建设水库,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做出重大贡献。这种家国情怀也成为了历史使命。

图为原柴湖镇文化站站长全淅林老师讲解大柴湖移民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程鹏 摄

从当时生产小队长嘴里的“为革命搬迁”,到如今大柴湖人民的不忘初心,群众始终坚持着“听党话,跟党走”的号召;始终坚持着“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友爱、开拓创新”的大柴湖精神。

全淅林老师回忆道,当时的人们始终相信群众、相信党,正是这样的信念才让大家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才能压倒一切敌人,不被敌人屈服。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几代移民者扎根柴湖,重建家园,就算困难重重,也无怨无悔。

图为“一苇益航”志愿服务团成员认真听讲记录笔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程鹏 摄

2021年建党10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有如此强大的党带领人民群众,万众一心,艰苦奋斗,矢志不渝,才有可歌可泣的“移民精神”。这样的景象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是示范、是榜样。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预备党员钱志远有感而发。

图为“一苇益航”志愿服务团成员参与讲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程鹏 摄

这部移民史,是一部爱党敬业的奉献史;是一部迎难而上的奋斗史;更是一部共产党人真抓实干的为民史。这一部各级党委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教材,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勉励同学们不仅要学习它的历史,更要学习它的精神——舍家为国,无私奉献,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审编辑 周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