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物通天下,货畅其流

2021-09-03小小白

中国青年网郑州9月3日电(通讯员 易杨)《粮食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到,粮食物流业是粮食行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性产业,粮食物流的成本和效率也关系着资源的利用、粮食安全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基于学校粮食研究的优势学科及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优势专业。2021年暑期,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粮食物流网络系统调研团队开始逐步点亮古代粮食物流体系地图。

京杭起点——古桥回眸,璀璨明珠

据悉,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途天津,是贯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7月21日,实践团队抵达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线,以杭州为起点开始调研活动。活动开始前,我们查阅资料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了一定的了解,京杭大运河为各封建王朝将各地物资往都城运输提供了构建漕运体系的基础。漕运之中围绕运河的水运和相关漕粮的调配、收缴、发送、押运、下卸、进仓储备等方面,在实际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不断因地制宜更新发展,使得漕运体系发展起来。在杭州站的几天,实践团队沿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行走调研并参观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调研发现,历代漕运保证了京师和北方军民所需粮食,有利于国家统一,并因运粮兼带商货,有利于沟通南北经济和商品流通;但它又是人民的一项沉重负担,运费代价过高,尤以漕运徭役,征发既众,服役又长,以至失误农时,故亦有众多弊端。

目前京杭大运河虽历经千年,至今仍在发挥重要,它是粮食水运的开端,也为我们之后的调研打下了基础。同时大运河所体现的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图为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现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齐忠良 供图

京杭节点——现代码头津沽之港

7月25日,实践团队沿京杭大运河向北到达运河沿线重要城市——天津市。明朝时期,随着海运的消退,漕运成为国家税粮转输的主要方式,天津随着漕运发展设卫所、置仓储,逐渐成为了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的城市。团队首先探索了大运河流通所遗留下的人文文化集聚地:西沽公园、北洋园和杨柳青古镇,在漕运发展的影响下,这三地的人口、经济、商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清代,杨柳青镇的特殊地理位置极受重视,设置了多处渡口、驿站以便官方、商旅往来。在大运河的孕育下,现在的杨柳青古镇仍保留了许多当地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俗艺术。树影斑驳,岁月留痕,团队成员坐着游船穿行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上,望着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欣赏着跨越千年悠悠岁月的长河。

从古至今,海上运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想要探索完整历史文化氛围的漕运文化,就要回到现代海运港口,前往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天津港码头。

进入天津港之后,我们看见密密麻麻的集装箱,来往的车辆交互通行,整个工作系统正常运作。在此,我们了解到,天津港主营业务包括港口装卸、港口物流、其它相关港口服务等多方面业务,客货运量极大,交通配套服务齐全,是“一带一路”战略深化对外开放的重点港口。但是通过对等候司机的访谈得知,在此等候的货车司机并不是时刻都可以接受到任务,部分时间会出现僧多粥少的问题,而且卸货后的空载运输也是对运输配置的浪费,这也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团队结束现代港口运输一览后,随即前往了天津河北区三岔河口。成员们仔细阅读石墙上关于三岔湖的介绍,了解到此河口为子牙河、南运河(卫)、北运河(潞)的三河交汇处,被称作天津的发祥地。曾是天津最早的居民点、最早的水旱码头、最早的商品集散地,有“天津摇篮”的美称。2005年,天津市开始对三岔河口地区的开发改造,2008年,随着观光旅游等新型经营主体工程服务设施的发展,沉寂已久的三岔河口终于重现繁华。

京杭终点——帝都漕运,京城风华

7月28日,实践团队一路北上,到达京杭大运河的最北端——北京。古代朝廷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南粮北运,漕粮几乎供应京城所有居住人员的日常食粮,并极大地支撑着整个中央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这也使北京保留了许多古代粮仓及粮食文化。实践团队一同前往首都粮食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明清时期,每年大批船只从各地向京城运送物资漕粮,通州的京杭大运河畔漕运一派繁忙。如今这一景象在博物馆里得以“重现”。 馆内一处微缩场景,再现了昔日通州大运河畔场面宏大、气氛热烈的“开漕节”活动。博物馆负责人介绍,首都粮食博物馆全面挖掘、整理北京粮食历史与文化,按照“追本溯源,粮食寻根”、“千古运河,帝都漕运”、“首都粮仓,民生保障”等几大主要篇章进行展示。实践团队通过参观首都粮食博物馆对漕运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古代百姓对五谷丰登的祈求之情。

图为馆内工作人员为团队成员讲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白雪原供图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在锤炼队员意志的基础上展示了新时代新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粮食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古今粮食中转基地的发展,我们将会对现代物流相关方面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规划,也体现了学子走进历史、关心未来的信心与决心。

图为团队在大运河纪念碑前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易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