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学子三下乡:寻找村民致富道路 共同走进乡村振兴之路

2020-08-27MoMo

中国青年网日照8月27日电(通讯员 耿源)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注定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年份。为响应党的号召,扎根基层了解国情民情,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尽快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8月16日,山东科技大学“为农”小分队来到日照市东港区奎山镇牟家小庄村和许家园村,对村庄经济发展模式与村民经济收入水平等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并作出有效的分析和结论,通过团队成员所学知识,结合市场现状,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和美丽建设。

交流沟通 发现问题

 

“为农”小分队首先来到牟家小庄村,与当地村民进行交流,了解了当地农民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对疫情过后农作物的市场变化和自然灾害对农作物收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牟书记介绍道,近年来,农村青年外流趋势加快,本土人才培养困难、在外人才返乡意愿不高等状况还不同程度存在,与此同时,受农村就业环境、收入待遇、社会舆论、融资难等多因素影响,很多农业专业本科生毕业后不愿意去农村,因而造成精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社会治理的生产经营和农业技术型人才相对短缺。

当团队成员问到村庄发展规划时,牟书记结合村庄成立历史和经济发展模式,介绍了旧村改造后的一系列便利条件,表示有意向在今后两年重点开放草莓、黄桃采摘园等,主要供游客采摘、游玩,以此增加村庄收入,带动经济发展。

奎山镇许家园村村民与队员们交流该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和今年妨碍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欣颖 摄

实践调研 走入村庄

 

充分了解牟家小庄村的经济模式后,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大学生“三下乡”纲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为农”小分队决定走进农田实地考察,并对果农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

团队成员跟随村民来到农田,亲身体验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的收获过程,通过与村民的交流,对农作物的病虫灾害和田间杂草的防治有了进一步了解,随后团队成员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和提前做的准备与村民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最终提出有效的预防和解决措施。

随后,在牟书记和村两委成员郑玉霞的带领下,队成员们参观了抗战英雄牟宜之纪念馆、牟宜之图书馆、毛竹园。这些“景点”为牟家小庄村增添了强烈的文化气息和浓郁的历史氛围,同时也成为村庄的美好规划的一大亮点。

最后团队成员于许家园村果园之中察看瓜果生长情况,记录瓜果生长过程中必要的因素,结合实际查找资料,找出少数病株的原因以及提出补救和防治措施。同时对果农进行问卷调查,具体了解牟家小庄村瓜果种植类型和种植规模,以及当下市场需求和市场价格等,果农据实回答,热情配合。

为农小分队成员在田地里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芯羽 摄

研究探讨 解决问题

 

经过与村民的交流,“为农”小队成员已经了解到了牟家小村农作物生长具体状况和村庄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认真记录下村民对村庄经济发展的建议,全面分析总结出具体针对措施。

在村两委成员郑玉霞的带领下,小队成员向村书记牟善禄表明了村民们合理的建议和共同讨论出的结果。牟家小村乡村发展重要前提是改变村庄环境,只有改变环境才能改变村庄基础——村民的生活习惯,才能为迎合习惯而增加经济收入,调动村民积极性。随着进一步交流,队员们发现了选择合适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非常之重要,如该村耕地面积广,将所有耕地种植小麦、水稻等粮食显然不现实,在村民年复一年的实践中,找到了适合该耕地的耕种模式——耕地果园为一体,使得村民经济最大利益化。

 图为小队成员与牟家小村书记牟善禄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耿源 摄

为农小队以专业知识为背景,以基层组织为依托,以利好政策为保障,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使先进思想文化在偏远乡村遍地开花,并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真正做到文化传播的“火炬手”,成为乡村文化传承的 “助推器”。

一审编辑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