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二十年后竟以这种身份再回母校!

2021-06-17与与

中国青年网成都6月17日电(通讯员 艾虹旭 张应鑫 冯小雅)近日,毕业二十年的四川农业大学优秀校友何艳回校进行学术交流。她以浙江大学土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应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之邀前往该校开展学术交流,为70余名师生做了题为《大豆土壤与产地环境污染管控与修复》、《产甲烷菌潜在环境功能挖掘》的学术报告。



图为正在进行学术讲解的何艳。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应鑫 供图

“终于回来川农了,又有一批学生毕业了,回想一下我都毕业二十年了。”何艳2001年从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后,硕博连读于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五年后获得浙江大学土壤学专业博士学位,之后选择了留校任教。“我在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此次回校交流,何艳介绍了所在科研团队目前的研究内容。她重点从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农田有机生物污染防控等方面讲述了水稻、大豆等作物土壤和产地环境污染管控与修复的相关研究,“土壤是人类生存之本,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在许多区域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致使耕地土壤质量退化、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影响粮食安全和环境质量,进而影响人类健康,当下,开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耕地土壤污染防治、质量提升与功能拓展研究,比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修复,对于耕地土壤健康培育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据了解,何艳作为浙江大学土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首批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已在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高质量学术SCI论文百余篇。

“我也是川农的,2011年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毕业。”作为何艳现任助理研究员的袁婧向记者介绍道,“现在在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做博士后相关工作研究。”目前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博士后基金1项、浙江省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曾在环境科学领域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图为正在学术讲解的袁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艾虹旭 供图

“师姐太厉害了,能把如此复杂的软件运用得这么好。”农村区域发展专业2019级学生冯小雅说,现场与袁婧交流时,问到是不是专门受过几年使用这些专业软件的培训。袁婧表示主要还是靠自学,当科研分析过程中需要用到这些软件时,自己就会乐此不疲地去翻阅专业书籍,经过几年下来的积累,也便能熟练运用了。之后袁婧也分享了个人的科研经历,从自己做简易装置进行实验,每天重复进行实验记录,到取得实验结果,会运用各种方法分析结果。

“此次报告紧跟国际学术前沿,不仅开拓了师生视野,更是一次作物学、生态学与环境科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有力见证。”农村区域发展系主任雍太文说道,“同学们对待科研问题很热情。两位老师对待每个问题都详细解答,不论是针对博士还是研究生提的问题,都能结合自身经历现身说法,很具有教育意义。”何艳表示,以后有机会还会常回母校进行交流,并希望大家在科研路上继续前进,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