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红色记忆,感受乡村振兴”:浙江农林大学师生走进高虹镇

2021-07-23雨十三落

中国青年网杭州7月23日电(通讯员 孙啸宇)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二十余名师生组成的“守好红色根脉,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暑期实践团,7月9日前往杭州市临安区高虹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双百双进”共同富裕省级暑期实践团队,本次活动致力于探索共同富裕创新方法。团队先后奔赴高虹镇党群服务中心和龙上村开展先锋人物访谈和革命历史遗迹探访活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受到了中天集团乡村振兴项目的大力支持,以及高虹镇党委、政府和团委的高度重视。鼓励青年师生追寻党的光辉足迹和铭记光荣历史,守住红色根脉,助力乡村振兴!

探访先锋人物,研析乡村振兴

“当兵光荣!很好!我们这群年轻人,就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一心保家卫国!”谈及革命岁月,退伍老兵陈达力同志慷慨激昂,言语之间满是对祖国真切的热爱以及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的自豪。陈达力老同志是一名入党36年的退伍老兵,他在1968年入伍,入伍时年仅20岁,退伍后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并在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高虹镇投身教育战线。也是秉承着这样一份初心和执着,在退休后陈达力老同志坚持言传身教,通过参加退伍老兵活动、讲述革命故事,让革命文化和精神传递到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图为退伍老兵陈达力在讲解红色故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飞扬 摄

谈论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陈达力老同志强调一定要先富带动后富,使老百姓富起来,让乡村真正的振兴起来。这也正是我们本次研析所想要实现的,传承红色基因,促进共同富裕。对在场的青年学子,陈达力老同志也寄托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当年青年都能向革命先辈们看齐,在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坚持心系人民,根植大地。希望年轻人可以深入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好好为价值观与历史观“补一补钙”。

这次的采访让师生们受益匪浅,陈达力老同志以一名退伍老兵、一位退休教师的身份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展示出了几十年如一日的革命理想和热血情怀。也让实践团师生对高虹镇的革命历史和发展历程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

追寻红色印记,重温峥嵘岁月

“难以想象当年新四军是怎样通过这么崎岖的一条山路突破敌人的封锁,取得天目山三次反顽战役的胜利。”这是实践团的一名学生在龙冷古道艰难跋涉时发出的感慨。结束了对陈达力老同志的采访后,实践团师生即刻奔赴高虹镇下属的龙上村,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重走新四军路,感悟革命文化和民族精神。同时,沿途不忘捡拾垃圾,通过洁净环境来服务乡村。

在龙上村副书记盛均的带领和讲解下,实践团队先后参观了乡村振兴馆和刘别生故居,观看抗战时期珍贵的实物藏品,重温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探访当年发生的故事。沿着红色龙冷古道,师生一同重走行军路,感受新四军的峥嵘岁月,缅怀新四军战士与革命群众的家国情怀与革命精神,再寻天目山战役的红色印记。通过学习了解新四军历史,参观乡村振兴纪念馆等深感现在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感叹美丽乡村的发展,深知要通过实际行动珍稀当下幸福生活,守护美丽乡村。

图为重走新四军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飞扬 摄

实践团的同学们通过实地参观探索,学习了解新四军历史、参观乡村振兴纪念馆,深感现在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深知要通过实际行动珍惜当下幸福生活、守护美丽乡村。在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后,同学们在龙上村的繁茂山野中开展了捡拾净山活动,并将捡拾的垃圾分类投放到回收点,得到了在场村民的肯定。

图为捡拾垃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飞扬 摄

通过此次“守好红色根脉,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实践团师生对所在地高虹镇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了解,也对接下来的调研和访谈活动充满了热情和斗志。同学们在丰富社会阅历的同时也受到了“红色精神”的洗礼、对于爱国主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实践团成员捡拾净山的行动更展现出青年大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的良好风貌,诠释了“肯干、实干、能干”的三干品质,也是用实际行动对浙江农林大学“生态育人 育生态人”工程的响应。

图为团队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飞扬 摄

一审编辑:马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