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芜湖实习本就只有七天的计划,又因疫情减少了两天,着实遗憾。不过时间虽短,但也足以让我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行业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了。出发前几日,我的想法还比较简单——毕竟自己从未踏足皖南,去芜湖感受一下皖江气魄也是不错的嘛。至少直到抵达芜湖市之前,我都没意识到这次实习将给我带来多大的震撼。芜湖市政府的热情接待,首先就令我们一众同学惊喜不已了,如此优越的食宿条件,是我们之前无论如何都不敢设想的。这也不难看出芜湖市对人才的欢迎和重视,后来在座谈会上听到相关领导们的对芜湖人才政策的讲解,无不印证着芜湖“礼贤下士”的风气,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这就是最好的鼓舞之一。如果把芜湖和之前我体验过的某些城市做个对比,恐怕不少城市的人才服务部门,在芜湖市政府优良的服务态度面前,都要汗颜了吧?
这还只能算是第一重的惊喜,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在我们对企业的参观走访中。到芜湖,我们去的第一个企业就是海螺水泥的白马山水泥厂,和我印象中传统水泥厂脏乱差的工作环境和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生产模式不同,这是个花园式工厂,也有相当多的高科技设备,环保方面也有相当大力度的投入。尤其是将废气中二氧化碳转化为干冰再次利用创收的整套设备还有余热发电的相关技术手段令我大开眼界,其自动化程度之高、技术之先进、产能之巨大,都是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原来,传统的工厂也可以在新技术的加持下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活力!看到这些,不由得审视一下,我们对自己的行业是不是有太多偏见了呢?我们看自己行业的视角是不是太落后了呢?我们真的了解自己所学行业的发展现状吗?在此前,我们总以为,传统行业的一切,从生产模式到最终产品,都只能是落后的陈旧的。我觉得,我们最大的问题在于,在走进工厂、认识企业和行业之前,我们都只是纸上谈兵,有太多“我以为”。在此前,我们会仅仅凭着一些外行媒体的宣传和道听途说的消息,简单粗暴、不加思辨地形成对传统行业的负面印象。而且,这种负面印象相当极端,再加上大家口耳相传这样一步步恶性循环,竟至于与事实相去甚远的地步,这是亟待我们去改变的现状。参观白马山水泥厂,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一套二氧化碳转化的设备,也不是花园式的厂区,而是对顽固行业偏见的巨大冲击。
如果说白马山水泥厂冲击了我的行业偏见,让我对传统行业有了更新的认识。那么作为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对奇瑞汽车的探访,则更让我兴奋不已。此前,我对奇瑞汽车的了解和定位仅仅靠风靡一时的低端车型“奇瑞QQ”得来——一个国产化率较高的低端汽车制造厂。但是正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此行对奇瑞研发部的参观,让我真正领会到了什么叫“深藏不露”。且不说丰富的产品线,企业展厅里面的那些技术展示就已经让我赞叹连连了:轮毂电机、线控制动、全景显示、智能化道路、多角度碰撞实验台、发动机噪声测试、航空发动机……丰富的高新技术产品以及相应研究让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真不知道,原来国产汽车企业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原来有一批企业和工程师在车辆技术领域努力追赶超越,原来我们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依然可以在领域内大有作为——毕竟,还有这么多工作等着我们去完成!此前我对车辆工程行业的定义,不过是“夕阳产业中的夕阳产业”,但现在看来,还是如此吗?是的,客观事实是汽车依然是个夕阳产业,这无法更改。但是,我现在认为,汽车行业是一个我们依然可以投入进去实现自我价值、对社会做贡献的夕阳产业。如果说卡尔本茨先生他们那一代汽车人是汽车行业的朝阳,那我们也可以做这个行业日趋发展、完善路途上的落日余晖嘛!
图为实践队与政企代表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洪小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