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学子三下乡:“互联网+”助力新助残,在实践中领悟真知

2021-08-11k***91240

中国青年网徐州8月11日电(通讯员 谢炯怡 滕萧圪 韩怀磊)2021年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的主题为“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残”不等于“废”,残疾只是特点而不是缺点,残疾人也是这个社会重要的财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他们一个都不能少,全国各地也正在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尊重残疾人。其中,“互联网+”助残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宜生无忧科技有限公司搭建了“互联网+”残疾人就业平台,与各级残联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致力助残就业;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主办“脱贫攻坚,助残带货”新闻推介会,帮助宣传全国优秀助残产品等等。
通过网络带货销售助残产品,是消费助残扶贫的一种重要方式,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帮助残障人士建立互联网产品销售模式,健全产品售后体系,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从整体上提升残疾人脱贫水平,徐州工程学院食品学院“云助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7日起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等地展开社会调研活动。
线上问卷,线下走访
7月15日,团队成员在确定“云助残”的实践主题后,于线上进行了关于残疾人创业就业,及助残产品类型、销售等相关问题的调研问卷制订工作。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集思广益,提出了要从大众、消费者、残疾人这三个方面收集他们对残疾人就业创业和对助残产品看法,使问卷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图为团队成员们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滕萧圪 供图
与此同时,团队成员们还在自己所在的地区深入到社区、超市、商场等地进行线下走访,收获到了更加直观的社会反馈。图为团队成员在超市进行线下走访。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付婷伟 供图
发掘问题,探讨方法
2021年7月17日,团队成员来到山东省济宁市徽山县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等地进行实地考察。
实践团成员跟随当地志愿者来到残障人士家中及希望小屋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残障人士的生活情况、收入情况、健康状况等等。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当地残疾人的收入较为单一,他们多数依靠国家救济金度日,生活较为窘迫。此外,当地残疾人表示他们就业较为困难。由于他们多数学历不高、出行不便,且一些用人单位对残疾人固有的观念,这些因素导致了他们就业面窄,从而就业困难。
实践团成员向当地有关部门介绍了网络平台譬如抖音、快手、淘宝直播等短视频软件对于残疾人就业创业的重要意义,同时向他们简单讲解了视频账号的运营方式,并向残疾人普及直播带货这种新型的消费模式和其中的可带来的好处。图为团队成员在丰县进行考察。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怀磊 供图
从“打同情牌”到“对接市场”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南塘老街的“灿益工坊印象宁波”残疾人文创产品展销中心成了朋友圈刷屏的“网红”。目前店内产品有50多个品种,来自全市15个残疾人机构或个人,产品主要体现宁波风情、发掘宁波非遗。有海曙区的木刻版面、布艺产品等,有象山县非遗象山盘扣,还有国家级非遗余姚土布品、奉化布龙、泥塑产品等,精致唯美。我们了解到,徐州剪纸属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且曾利用央视新闻直播间向全世界展示它的魅力,此外,糖人贡、年画、泥模、蓝印花布等等都是徐州市的非遗产品,它们都可以成为文创产品,向外输出徐州文化。
通过不断考察,了解到直播带货的社会辐射后,实践团成员联系到了丰县当地政府人员,同时对残疾人进行宣传、科普。文创产品是近些年风靡市场的商品,不管是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还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Q版公仔,它们都是集创意、科技、文化资源于一身的产品,所以实践团成员与负责人讨论时提出,可以让部分残疾人先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再由政府部门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同时加大宣传,借助网络,让徐州的非遗文化由丰县输出,由残疾人输出。
调研总结分析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古人关于大同世界的美好愿景,而如今这幅美好构图正在一步一步实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不光要学习书本专业知识,更要扎根社会,在实践中品悟真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