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师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模精神

2022-08-25阿柯。

中国青年网重庆8月25日电(通讯员喻容)革命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英模故事在红色罗云镇中代代流传。为追逐榜样之光,汇聚磅礴力量,弘扬英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星火筑梦团”自7月9日起走进了重庆市涪陵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的红色根据地——罗云镇,通过开展英模教育特色课,走访宣讲英模故事,入户调研英模人物、参观学习红色基地等一系列活动,以传承英模精神为核心,献礼党的二十大召开。

英模教育赓续薪火,七彩课堂筑梦未来

志愿者们以互动问答的形式引出课堂主题,并细致讲诉了钟善辅、周联财、赵大才三位罗云镇英模的先进事迹。土地革命战争、川东地区农民起义、抗美援朝战争……一幕幕场景浮现在眼前,展现着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的斗争面貌。虽然战争年代已经过去,但英模精神依旧在时代的海洋里熠熠生辉,激励着新一代中华儿女为社会、为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希望你们勿忘国耻、踏实求学、艰苦奋斗,担当时代重任,为祖国奉献一生”,志愿者们引用周联财、赵大才对小朋友们的寄语,用当地先进人物的事迹鼓励小朋友们学习英模前辈视死如归、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的精神品质,学习文化知识,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英模故事进万家,红色精神动人心

熹微晨光倾洒在初醒的罗云街道上,身着蓝装的志愿者们在罗云镇走街串巷开展宣讲活动。志愿者们以当地革命烈士钟善辅、李焕堂等人的故事为例,向居民们传递革命先烈们不畏强敌、英勇斗争的奉献精神,鼓励他们直面困难、不惧挑战。居民们“沉浸式”体验先烈们的英勇斗争,纷纷表示要向先进人物学习,将艰难与挫折转化为人生道路上的前进动力。 此外,志愿者们围绕红色罗云故事,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细致讲解当地先进人物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烈士陵园讲解员魏绍荣的“20多年义务讲解史”,将居民们带回那段革命岁月的艰难历程,感悟先烈们永垂不朽的精神,并号召当地居民学习身边典型,汲取榜样力量,为建设美丽罗云贡献力量。

追忆红色记忆,重温英模风采

在周联财同志屋门前,“光荣之家”、“党员之家”的门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志愿者们通过访谈了解到,周联财同志现已92岁高龄,19岁参军入伍,23岁入党,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解放军零九六零部队二连的副排长,经历大小战役数百余次,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立过三等功3次,获得多枚荣誉勋章和纪念抗战胜利勋章。他向志愿者们深情讲述了自己的九年抗战历程:“朝鲜那个地方的条件非常恶劣,我们在雪地里待了整整50个昼夜,冻死的、冻成重伤的战友比比皆是。那个时候一天要打三四次仗,你不打敌人,敌人就要打你,我身上的这两道疤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腹部、腿部的狰狞伤口,是革命战争年代的深刻记忆,也是老一辈革命人爱党爱国、英勇抗争、艰苦奋斗的荣誉徽章。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共同努力下,共歼灭美军约40万,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增强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国形象,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图为周联财同志的荣誉勋章。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唐婷婷 摄

哀思祭忠魂,青春立丰碑

夏日金辉遍洒,苍松翠柏守护,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高耸,身着蓝装的青年团员们在烈士碑前重温入团誓词。面对鲜红的团旗,全体团员摘帽列队、高举右手、郑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铿锵有力的誓言时刻提醒着青年团员们要牢记入团初心,练就过硬本领,将青春和奋斗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伟业中。宣誓完毕后,全体志愿者伫立于纪念碑前,向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行三鞠躬礼,为坚贞不屈、不畏牺牲的革命烈士集体默哀。随后,全体青年团员跟随解说员的步伐,依次参观了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纪念碑、烈士墓、浮雕墙、钟善辅故居,共同观看了罗云人民出演的微记录片《二路红军在罗云》,重温革命年代里的英雄故事。视频画面中,罗云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积极投身到打土豪、分田地的战斗中,传播了革命火种,在川渝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永不磨灭的一页。

图为全体志愿者面对团旗宣誓。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唐婷婷 摄

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不能没有先进典型引领,一个肩负重任的民族不能没有榜样标杆。英模精神是新时代最让人感动、最让人震撼、最让人奋进的精神动力,更是激励新时代青年学习英雄模范们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顽强拼搏,与命运作斗争,一腔赤诚为民来。”英模教育“系列活动旨在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将英模精神推广到基层中去,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模精神,助力新时代青少年向先进模范学习,汲取奋进力量。

一审编辑 沈华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