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2022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2022-08-24山上人

报告题目:“讲好丈河故事,助推乡村振兴”

学校:山西农业大学

主题: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作者:张箫剑

【摘要】:

为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深刻感悟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动青年学生了解认知乡村,学院组建“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赴晋城市陵川县‘讲好丈河故事,助推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感受丈河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巨大变化,运用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生态文明、森林康养建设以及水土保护等方面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基层,探访养殖大户,积极推动丈河村林下生态经济发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村民对乡村振兴建设的满意度与建议,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播红色文化和新时代正能量。在此期间实践队员自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自我思想政治素养,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道路贡献了力量。以下为实践队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

1.感受乡村振兴伟大变革

7月6日下午,实践队员陆续抵达丈河村。初到丈河村,便见到了乡村振兴建设下的新农村样貌:漫山遍野的绿植、宽阔平整的街道、传统与现代交融,丈河村于自然中显出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集合完毕,实践队前往住宿地点并将准备好的实验器材放置在房间内。稍作休整后,实践队先后前往穹顶集市、民宿院落聚集区、滨水步道等地进行参观游览,了解当地种养特色产业和康养旅游配套设施等情况。地处太行山深处的丈河村,十年前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山坳,如今却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1],近几年来,丈河村立足村域特色,以特色康养旅游为主线,借田园生态和文化底蕴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牢牢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实现农村现代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自然康养旅游地。实践队在实地观摩后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丈河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发生的巨大变化。

图为实践队初到丈河村,熟悉丈河,选定活动开展地,路上道路平整,树木遍野。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境 供图

2.调查实践完善种质资源

7月7日,实践队员共同前往祖师顶、南崖宫,对丈河森林中的乔灌草植物进行调查,摸清森林资源基本情况。实践队员在登山过程中,对沿途挂牌植物进行拍摄记录、制作相关标本并补充完善丈河森林康养资源数据库。在沿途进行康养植物资源调查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使用枝剪和标本夹压制具有花、叶、果等具有明显识别特征的植物标本,并了现场制作了紫荆藤等植物标本,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植物,了解植物的形态特征,激发学生们对于植物学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了队员们对丈河村植物的认识和了解,有效发挥自然资源多重效益,为丈河森林康养环境与生态资源优化建设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实践队员还在前往祖师庙的途中测定了不同时间、不同海拔、不同气压、不同植物及不同部位的新老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途中孙悦燕老师向同学们们重点讲述了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现场讲述并演示了相关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实践队员使用SPAD手持叶绿素测定仪进行了相关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本次实验活动在进一步完善当地植物生理指标数据的同时有效帮助队员们巩固专业知识,探索提高植物生理指标新举措。

图为实践队现场制作紫荆藤植物标本。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境 供图

3.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7月8日,实践队员前往廖东河周边林地进行母亲河发展状况调研。活动中,水土保持专业教师梁文俊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水土资源保护、乡村振兴”进行生态保护宣讲及水土保持科学技术普及。他向实践队员们重点讲述了水分循环的具体林间循环过程及相关的水文学的知识,现场讲述并演示了相关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实践队员使用TDR300及土壤紧实度检测仪分别测定了当地土壤的水分含量与土壤紧实度,并学习了解了环刀法测定土壤的物理性质的方法。

实践队员抵达廖东河沿岸后,为响应绿色发展号召,队员沿河道开展净滩清洁行动,充分发扬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利用手套、垃圾袋等劳动工具对沿河的废弃垃圾一路捡拾。在近一个半小时的净滩行动后实践队员将捡拾的垃圾进行分类、倾倒处理,改善了河道沿岸的生态环境,有效助力丈河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土资源保护,队员们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久久为功,生态环保绿色行动必须加大推广科普。

图为实践队员开展净滩清洁行动成果展示,实践队收获满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境 供图

4.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7月9日,实践队员在丈河区域内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康养环境质量监测。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分别测定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内空气中的细菌含量,由此来评估丈河村的空气质量。早上6:30,实践队员由住所出发,在道路旁、祖师顶半山腰和风雨廊桥三处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康养环境治疗质量监测,并在当天13:30和18:30进行两次重复实验,完善实验数据。在测定过程中邓老师告诉同学们,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是环境综合因素的体现,是评价空气环境质量及其危害人体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实验途中,邓彩萍老师还向同学们讲解了路线中遇到的昆虫种类、识别特征及生活习性等,加深了对昆虫的了解,进一步培养了同学们的科研精神。实践队员进行空气质量监测能够为当地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提供基础数据,落实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在发挥森林康养作用的同时充分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同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了相关专业仪器操作方法和空气中细菌含量的测定方法,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

这些实验调查帮助社会实践队了解掌握了丈河村环境质量状况和发展趋势,完善了丈河村各种树木的各项生理指标,同时增强了实践队员的专业知识掌握度和实验操作能力,结合专业优势实现科技兴农,为下一步提高丈河村环境质量采取有效手段提供基础数据,为当地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动能。

5.深入基层推动生态经济

7月11日上午,为深入了解丈河村村民的生态养殖情况,实践队来到了丈河村外的半山洼养殖场,探访丈河养殖农户靳爷爷的养鸡场,交流开展林下生态养殖的经验做法,在与靳爷爷一家会面后,实践队员参观了位于半山洼的养殖场,了解了养殖场的日常销售情况及出售价格。在随后同靳爷爷的采访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养殖场创建初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近年来政府和山西农业大学的专家老师为丈河村养殖户们提供的帮助。现如今,靳爷爷一家具备的养殖经验和技术较以往更加丰富,购置配备了现代化自动投喂设备,提高了日常养殖工作效率,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

除了养鸡场,靳爷爷一家还有土猪、蜂蜜、桃、核桃等多方面的收入,林禽、林蜂等林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成功帮助丈河村村民们多途径增加经济收入,彻底摆脱了贫困。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养殖户靳爷爷一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境 供图

本次实地走访丈河村村民养殖场,实践队员们用心感知新时代农村发生的巨大变革,深刻领悟到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积极推动丈河村林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被更多人关注并借鉴,进一步吸引更多新时代有志青年厚植“三农”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动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

6.问卷调查探访民生民意

7月10日与11日,实践队员走访了丈河村的村民及游客,就乡村振兴对丈河村的发展影响、丈河振兴对村民收入影响等问题开展问卷调查。以了解广大群众对乡村振兴的认识程度及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满意度及建议,调研科技力量在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方面振兴的具体实践活动及经验方式。通过开展问卷调查,队员们掌握了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政策和乡村建设情况的满意度及建议,感受到新农村建设中人才回流的重要性,为乡村振兴战略在不同地方实施路径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锻炼了实践队员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对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图为实践队员在村庄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村民生活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境 供图

7.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期间,实践队员深入推广宣传普通话,放映红色电影,开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读书分享,深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扬爱党爱国精神,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实践队员通过入户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丈河村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宣讲活动,向当地村民百姓和游客详细讲解了使用标准普通话,传承优秀汉字文化的重要意义,还联合当地“书法大师”进行了规范使用汉字宣传,积极推动丈河村在“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中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图为实践队进行推普行动,当地“书法大师”用毛笔为实践队书写电影放映通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境 供图

实践队还在夜间于穹顶集市放映《建党伟业》等影片,送电影下乡,进一步弘扬自强不息、英勇斗争的红色文化,增强了群众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使群众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精神层面实现对老百姓的乡村振兴,深入推动了丈河村形成团结和睦、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氛围,为丈河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下乡”期间,实践队员们仍然不忘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结合学习党领导下中国青年运动的百年历程,组织开展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读书分享会,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自觉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定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在这次于陵川县丈河村开展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每一位实践队员都收获颇丰,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实践队员充分了解到了丈河村现状,切身感受到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村庄带来的美好改变,深刻领悟乡村振兴对村庄发展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说:“同学们的忧国忧民,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 ,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做贡献 。” [2]本次实践为同学们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了机会,让同学们得以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坚定了同学们的理想信念,帮助农林学子厚植“三农”情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今后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培养开拓创新、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不只是将专业所学应用到乡村振兴、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更要明白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诺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晓东曹研李海波.陵川:丈河村的华丽“变身”[J].支部建设.2021年01期

[2]徐吉鹏整理. "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各界青年热议《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J]. 中国青年, 2020(23):4.

一审编辑:戴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