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脱贫攻坚精神,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2022-07-08

中国青年网六安7月8日电(通讯员 闵程钰琳 檀革 徐桐)6月21日,合肥学院先进制造工程学院“重走红色征程路,做革命精神传承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金寨县大湾村实践调研,深入了解大湾村乡村振兴战略,观赏学习江淮大地上书写的高质量发展时代答卷。

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双碳目标

调研团队成员首先对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何家枝进行采访。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金寨县大湾村之后大湾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调研团队成员提出的群众因突发问题返贫的可能,何家枝自豪地表示,大湾村只要不断实施“四联四帮”工程,返贫的可能性就很小。在实现全部脱贫之前,大湾村通过新增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帮扶贫困户。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半年后,大湾村就开始谋划乡村振兴工作了。

何家枝明白,要抓住产业扶贫牛鼻子,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但在发动群众新建标准化茶叶基地过程中,部分群众不配合工作,于是她与村委班子一起主动协调,积极引进市级龙头企业安徽蝠牌生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确保茶叶销售有渠道。同时,在疫情期间,何家枝通过政府代销,保证了群众的茶叶销量,努力将疫情对群众收入的影响降到最低。茶产业是大湾村的主导产业,过去炒茶叶都用柴火,碳排放量大,对环境的污染大。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何家枝和村委干部们到处宣传,提倡改用“电炒茶”。要改成用电,一开始有村民不乐意,经过不断地上门工作与沟通调解,村民接受了新方法。事后,村民们不仅用上了电,还能通过“电”增收。通过风、光、水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大湾村实现绿色清洁能源供给,使绿水青山真正“变现”成金山银山。

在采访最后,何家枝深情地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围绕茶产业、旅游业做文章,进一步做精做细,打响大湾村茶业品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让乡亲们过上更好更幸福的生活。”

图为调研团队成员采访何家枝。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晨阳 摄

走进美丽大湾,巩固脱贫攻坚

调研团队来到陈泽申家中并对其进行了采访,亲切询问陈泽申的日常生活,陈泽申向团队成员介绍金寨的土特产,谈到了现在的好生活,他说:“让我们过上好日子的,不可能是风水迷信,而是总书记的关心、党的好政策”。随后,团队成员与陈泽申一同来到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座谈会会址,陈泽申向团队成员讲解会址座椅的意义,十八张椅子和一张桌子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扶贫攻坚战。陈泽申老人感叹道,习近平总书记到来后,他的生活变化巨大。生活上,全年有“两不愁三保障”;住房上,告别危房,住上楼房;出行上,以前是泥巴路,现在是水泥路、沥青路,家家都通水泥路,环境也好了。最后,调研团队与陈泽申合影留念。团队成员从陈泽申的交谈中感悟到打赢脱贫攻坚战遇到的困难,青年一代应当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团结拼搏、顽强奋斗,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图为调研团队与陈泽申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晨阳 摄

坚持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

调研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偶然碰到一位阿姨,阿姨热情地邀请调研团队去家中做客。60多岁的李定和阿姨,是一位经商30多年的商人,现今是一名返乡创业人员,经营着一家民宿。在谈话中,调研团队了解到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台节目《一年又一年》走进了李定和阿姨的家中,对李阿姨一家进行了采访。李定和阿姨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谈到现在的大湾村已经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正奋斗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在谈到返回家乡创业的问题上,李定和阿姨激动的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东西,现在通过返乡创业都将其一一变成了现实。谈话最后,李定和阿姨嘱托调研团队成员无论何时都要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不要怕吃苦,幸福都是通过自己双手努力奋斗出来的,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家乡建设做贡献,成为一个对党、对祖国有用的人。

近年来,大湾村牢记总书记指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发动群众发展民宿产业,越来越多在外打拼的村民就像李定和阿姨一样,纷纷选择回乡经营民宿,共享旅游产业发展的红利,人民的生活越过越好,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踏上了“振兴路”。

图为调研团队与李定和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晨阳 摄

学习脱贫攻坚精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曾经当地的深度贫困村,现在放眼看去,满眼是青绿,处处是风景,大湾村的美丽蜕变,其中蕴含着的脱贫攻坚精神,值得团队成员深入学习探究。大湾村的调研实践经历给调研团队带来的收获是丰富的,何家枝书记、陈泽申爷爷、李定和奶奶的谆谆教导引领着团队成员坚定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作为新时代团员青年身上肩负着的责任和义务,做到“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

实习生 张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