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由心生,“礼”促和谐

2022-10-09椿湫

盛夏在热浪中悠长,实践在回首间短暂。“三下乡”的时光随着烈阳一同褪去了,我们步履不停,汗水挥洒,欢乐且充实。2022年8月11日,我跟随着“习研会赴浙皖乡村治理模式创新调研服务团”完成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

虽然此次前往安庆市桐城市的实地调研只有一天时间,但我却受益匪浅。在孔城法庭内增长见识,在六尺巷中体味礼让,在桐城文庙中感悟悠悠文脉……实践获真知,我希望抓住这些无法动摇、无法复制的感悟,填补明年的三下乡乃至以后的道路,点亮自己的人生。

图为调研服务团队参观孔城法庭“六尺巷”法治文化长廊。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强 摄

“巷”由心生,心宽不怕巷子窄

清康熙年间,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纠纷,两家对祖上基业都不肯相让,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显赫名门,县官不敢轻易了断。 张家千里传书到京城求助,而张英则回诗一封:“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吴家也备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六尺巷”。

通过互联网相关报道和当地座谈,我了解到桐城市有关政府部门对六尺巷进行传承式复建,桐城市法院也打造“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六尺巷文化融合工程”,整个桐城市都积极谋划,让“六尺巷”文化“活”起来。仅是桐城市法院孔城法庭内设的六尺巷文化墙,就足以让人净化心灵,当我真正身处巷中,更感意义非凡。穿行其间,我询问同行队员:“六尺是多长?”我们查询资料得知六尺即2米, “六尺巷”长100米,宽2米。小巷早已在时光的打磨下刻上了历史的痕迹,青砖黛瓦卵石路,墙外两旁植香樟,笔直而幽邃,有种史书般的厚重。伫立巷中,一幅画卷在眼前流淌:和风如文雅君子般轻拂而过,朝日从香樟叶隙洒在六尺巷中,张、吴两家人于各自家宅门前作揖道谢,空气中弥漫着一片祥和的氛围。

 

图为调研服务团队在六尺巷故址实地调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强 摄

“礼”促和谐,让他三尺又何妨

“六尺巷”蕴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已经从桐城名片晋升为安徽名片,在新时代转化成了“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此次桐城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谦和礼让的意义。

“度量如海涵春雨,应接如流水行去。”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贵在宽容、礼让。正如张、吴两家一般,我敬你一尺,你让我一丈,我真诚对你,你诚挚待我,和谐就此而生。当从孔城人民法庭庭长、社区基层工作者等人口中得知,他们在实践中运用六尺巷精神解决矛盾纠纷,并且取得了当事人间互谅互让的新时代“六尺巷”故事时,我既感慨于他们的工作富有实效,也开始反思自己能否真正做到谦和礼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与邻里争,争楼道的垃圾究竟归谁清扫;与父母争,争双方的意见究竟谁对谁错……但其实,楼道垃圾并不多,意见也并无绝对是非之分。张英后人、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耘在座谈中谈到:“我们要推进得理也让人。”每个人都应学习宰相张英的谦逊礼让,做到“肚里能撑船”,讲述自己的“六尺巷”故事,共建和谐社会。

图为调研服务团队与文昌街道相关领导深入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强 摄

以“文”育人,腹有“文化”气自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传承是文化流淌的根脉。传统文化是旧时辽远的钟声于今日之回响,低声诉说着亘古的辉煌。沧海干涸作桑田,白云幻化为苍狗,唯有文化的血脉于茫茫长史中簇起火光,将历史长河温热,让过往与现代相拥。

穿行六尺巷旧址时,瞻仰桐城文庙孔圣塑像时,参观桐城文化博物馆时,我时刻都能感知到桐城深厚的文化气韵。在慨叹“六尺巷”礼让精神的同时,我更关注桐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文化传承是一场永不落幕、从不散场的闹热好戏,也是一段初心不改、坚守不渝的负重之旅,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全社会砥砺前行。每每看到一些“遗民”固执而沉默地与可能消失的传统文化慢慢同行,我更深刻地理解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被岁月的尘埃遮盖。在暑期,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他们聚焦非遗文化、传统技艺等,在自己的岗位贡献一份力量。我始终坚信,只要人人爱之护之而赋活之,敬之传之而更新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始终雀跃欢腾在时间的长河之中。

图为调研服务团队参观桐城派陈列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强 摄

最是人间留不住,一天的时间早已消失无踪。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这段时间里,走过的路,遇到的人,读无字之书,努力学习课本之外知识的经历,练习精益求精、字字珠玑的撰稿方法以及发现世间美好的追求……所以这些我都将珍藏在人生行囊中,终有一天,这些不平凡的经历会在我生命中,投射下束束永不磨灭的星光。(通讯员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