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传承敦煌文化,数字文创传播中国精神

2023-08-10七月流火

中国青年网敦煌8月10日(通讯员 史斓琦 苏钰晶 张肖丽)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为实地了解敦煌数字文化技术的发展,探寻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方案,7月10日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科技赋能传承敦煌文化,数字文创传播中国精神”定向实践队赴敦煌进行为期六天的社会实践。

7月12日,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定向实践队成员前往莫高窟景区进行参观和调研,参观完洞窟之后,为了调查游客们对于莫高窟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的认识层面,6名实践队成员分组合作,双线进行分发调查问卷和采访两项任务。为了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普遍性,实践队员尽可能的将调查对象区分为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游客,在景区各处不定点的随机发放调查问卷。

图为实践队员史斓琦、赵婧含在莫高窟景区分发调查问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泽 摄

在分发过程中,实践队员屡屡碰壁,但面对挫败,他们毫不气馁,越挫越勇,最后成功邀请到约600名游客填写调查问卷,包括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即将迈入高三生活的高中生以及研学的大学生,也有参加旅行团的中老年人等等不同群体。在分发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与游客进行交谈并向他们普及文物数字化保护的相关知识。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实践队了解到对数字化有所了解的人数只占百分之四十,大部分民众只是有所耳闻,不知道数字化用来干什么,文物数字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只是单纯的认为是一项互联网新兴技术,数字化的科普道路任重而道远。

景区随机采访的过程也是在磕磕绊绊中进行,经过努力,实践队成功采访到三十多位游客。在采访过程中,英语较好的丁嘉诺同学采访了一名来自英国的医生为什么来敦煌、敦煌最吸引他的文化部分是什么、对敦煌有什么印象、对文物数字化保护的了解程度并与其进行了趣味互动——“你问我答”小游戏,在游戏期间,实践队员解答了其关于“张骞出使西域”壁画的相关疑惑。采访的最后,这位英国友人向实践队成员表达了对敦煌文化的赞叹与喜爱。

图为实践队员丁嘉诺采访外国友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泽 摄

7月10日,“樊锦诗星”命名仪式在敦煌研究院举行,以表彰为中国石窟考古与保护作出的重大贡献。樊锦诗先生组织构建的“数字敦煌”和综合保护体系,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范例。队员们了解到,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包括数字化采集、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场景构建三个方面。主要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现实三部分,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敦煌石窟这一著名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得到永续利用。

为了身临其境地感受数字化的魅力,7月13日,实践队队员欣然前往榆林石窟数字化操作现场。在榆林石窟的研究人员带领下,实践队员在榆林石窟39窟参观了工作人员进行二维数据采集。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学习数字化操作过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泽 摄

除了参观39窟外,实践队员们有幸聆听了90岁高龄的李正宇先生的讲座,李正宇先生是原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敦煌学,敦煌历史,敦煌地理等等领域,是敦煌学界最具有重要代表性的专家之一。在李正宇先生的讲解下,实践队员了解了榆林石窟的形成原因与历史背景。何谓敦煌,“敦,大也;煌,盛也;”这是今人给出的解释,但在西晋以前由于发音问题,古人“敦薨”和“敦煌”不分,均念为“敦薨”,张骞出使西域由于避讳,才将“敦薨”改为“敦煌”。

不止于此,敦煌研究院也迎来了前来学习的实践队员。同学们不仅探寻数据处理的过程,还亲自动手实践。在与敦煌研究院数字化研究所陆老师进行座谈后,实践队员了解到,数字化的目的为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在气候、地质地貌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敦煌壁画已变得百孔千疮,尽管在研究人员的抢救下,壁画的损害得到遏制,但是石窟盐析结晶,沙尘暴、雨水带来的自然损害无法避免,敦煌数字化应运而生。敦煌数字化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果,莫高窟数字化已基本完成,榆林石窟数字化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实践队员获悉,截至目前,已在国内外开办敦煌数字化展览千余次,包括西安、北京、上海、中央党校、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地,与多国进行交流合作,包括俄罗斯西北大学、美国布莱恩科大学等等,数字化成果丰富。

随后,实践队员在数字化研究所年海丽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数据处理,所有实践队员全部上机实践,对示范壁画进行拼接处理,初次体验了数字化技术。

在实践中,实践队员有幸采访到一位十年前曾来过敦煌的游客。由于对文史的喜爱,时隔十年,她再次踏上了这片土地。佛像色彩之绚烂,结构之恢弘,构图之巧妙深深吸引着游客,也震撼着实践队成员。活动后,实践队成员纷纷表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触摸了敦煌文化和历史,促使他们积极探寻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之路,勇敢担当新时代文化传播之重任。

图为实践队在莫高窟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