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黔“变形记”:安徽师大学子赴遵义石志扶贫调研

2018-08-07李康侃

中国青年网芜湖8月7日电(通讯员李康侃)为弥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促进青年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健康成长,并引导青年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7月17日至7月27日,安徽师范大学赴黔川“走红色之路,寻自然之谜”实践调研团前往贵州遵义石志村、四川成都翔生有机生态农场等地开展为期十天的扶贫建设调研和专业理论实践。

助力石志小康,计划教育帮扶
正安县,是贵州省遵义市的唯一一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而石志村,则是正安县的唯一一个国家级深度贫困村。这双重贫困的标签就好似两重枷锁牢牢地扣住了这个不为人知的居于云贵高原群峦深处的落后村落。
实践团拜访了石志村村委会,双方在茶水笔墨间促膝而谈。在村委会领导张济国书记和马超书记的介绍下,实践团大学生们渐渐看到了整个石志村矢志小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一群基层干部兢兢业业地带领着当地村民步步为营和艰苦奋进的身影,以及整个石志村在短短一年内翻天覆地的变化――水、电、路、房多位一体的小康化等等。
“我希望石志的村民不仅在物质上要脱贫,在精神上更要脱贫。”交谈期间马书记坚定地说道。他向带队教师表示,石志村希望同安徽师范大学建立一个长期性的教育帮扶合作伙伴关系,这样不仅能提升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能帮助深居大山里的留守儿童打开视野并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而这与团队选择前往石志村的初衷不谋而合,于是双方便就此合作意向初步达成共识。

实践团代表与村委会领导交谈,左起依次是队长洪文、带队老师温建萍、村委会书记张济国、村党支部书记马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康侃 摄

交心留守儿童,开展趣味游戏
在石志村两位书记的安排下,实践团大学生志愿者们来到了石志村冯村组与当地留守儿童交心并开展了趣味性的科普小游戏。
由于很多孩子都恰巧小学毕业,所以没有暑期作业需要志愿者们帮忙辅导,于是志愿者们和孩子们交谈起未来的理想。孩子们虽然居于大山,但也能通过家中仅有的电视机了解着外面的世界。当一提及梦想的时候,有个已经读职中的女孩眼里闪烁着篝火,激动地说:“我以后想做小学语文老师和导游,这样的话,不仅有充足的假日可以陪伴家人,而且还能在假日带他们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吃吃外面的食物。上课的时候可以和我的学生们分享快乐,带给他们对世界的美好期待。”
但是也有些孩子,提到梦想的时候,他们摇头,什么也不说。而有的终于愿意开口,却说自己没有梦想,不知道以后做什么。对于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有体会到充足的父爱和母爱,在封闭的大山里生活,渐渐地,性格变得非常内敛,不爱表达,对未来的想法充满了迷茫。而志愿者们所需要做的,正是通过教育帮扶打开这些没有梦想的孩子们的视野,同时帮助指导那些有梦想的孩子们学会自我提升实现梦想的能力。
任重而道远,由于双方初步达成教育帮扶合作共识,这些工作目前都还很不成熟,亟待不断地完善,所以一切才刚刚开始。

实践团队员与留守儿童正在玩科普小游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康侃 摄

幸逢鱼米飘香,偶联专业实践
调研期间,志愿者们由于主修的是生物技术专业,又恰巧遇上石志村正筹备稻鱼共生经济模式的生态建设。于是,在马书记和张书记的邀请下,志愿者们有幸参加了石志村筹备建设稻鱼共生经济模式的群众大会以及将由正安县电视台报道的深度贫困村稻田鱼苗发放会。
群众大会上,马书记对村民们进行细致入微的流程解说和耐心指导,基层工作的繁琐也由此可见一斑。在群众大会结束了几天之后,此时一切准备工作都安排妥当,鱼苗发放会便在正安县电视台的摄影机前开始了。发放会上,通过抓阄决定完村民领鱼顺序之后,鱼苗发放便有条不紊进行着。村民们因获得了政府采购的免费稻田鱼苗而高兴不已,兴冲冲地领好鱼苗抬向自家稻田放养。而突然传来的坏消息冲击了这欢喜的沸点,气氛渐渐不好了……

石志村稻田养鱼鱼苗发放会现场,看似混乱不堪,实则有条不紊。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康侃 摄

“运过去放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家的鱼苗死了一大半。”一个村民找到张书记揩汗而言,脸上挂着不解与失落。张书记立马向这位村民了解详细情况,然后将其报告给马书记,并与之探讨对策。大学生志愿者们也在一旁细细听着,随后一些村民也聚了过来。而后,大家一同就此情况发生的原因进行考究,希望能减少这种不必要的损失。书记们、村民们和大学生志愿者们开始了头脑风暴,其中出现了很多方案改进提议。
最后,实践证明,探讨中提出的减小鱼苗运载桶的高度和让鱼苗自然游入稻田的温和放养策略这两个提议颇为有效。这是对于主修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的一次少有的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所幸――他们成功了!

实践团全体成员与两位书记在村委会前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康侃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