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理工大学空港分校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天等行!

2022-07-14微信用户

中国青年网崇左7月14日电(通讯员 容小茜)7月2日至5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组建由23名师生组成的发展成就观察团前往崇左市天等县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水质、农残检测、老党员座谈会、爱心支教、崇左“留人计划”走访、立屯纪念馆的参观等活动方式,增进青年学生对崇左市社情民情的了解,教育引导青年担当使命扎根基层。活动在共青团天等县委员会、天等县人社局、天等县工信局和立屯党支部的支持和帮助下顺利开展。

图为水质问卷调查实践队员与村民的交流,实践小组就村民饮用水来源、饮用水质量评估、日常污水处理方式、水资源保护措施等方面的问题调查村内饮用水基本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韦广德 摄

图为农残检测小队在村民的许可和热情协助下进行12种农作物样品采集,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实践小组了解到村内主要农作物及作物经济发展情况,村民表示在作物结果时期往往施以农药以抑虫害。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钱文锦 摄

图为实践小组对农作物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同时向村民简单介绍农残检测机的原理,检测后显示玉米等作物农药残留含量相对高,实践小组提出预防措施并宣传科学用药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钱文锦 摄

图为实践团队与老党员座谈会,通过村委和老党员们对村的基本情况、立屯隧道开凿遇到的困难、党员们的事迹、对未来学子的期待等问题的回答,实践小组深感村子往日的艰辛和立屯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可贵精神。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韦俊如 摄

图为老党员座谈会后实践小组与村委的进一步交谈,村委以村内真实事件为例,将村子过去的困境与现今的发展作对比,实践小组更深地感受到立屯人的不屈与进取精神。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韦俊如 摄

图为支教组实践队员指导小朋友进行趣味化学小实验:大变花色,通过支教组积极地带动和实验原理的讲述,小朋友们跃跃欲试,提高了对科学知识探索的渴望。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韦广德 摄

图为实践小队与小朋友一起进行“夏日太阳帽”绘制手工活动,实践小组不断鼓励小朋友们展开想象、动手创作,并在创作完成后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韦广德 摄

图为工作人员向实践小组介绍锰矿企业生产流程,实践小组了解到企业基本情况和规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韦广德 摄

图为实践小组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工作区间,工作人员以化学专业知识讲述了车间工艺技术原理,让实践小组进一步了解到知识与企业应用的结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韦俊如 摄

图为实践团队与锰矿公司企业交流会现场,会议围绕厂的基本环境,专业知识的应用、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展开问答,实践小组加强了对锰矿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崇左"留人计划"的了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韦俊如 摄

图为大学生基层建功面对面座谈会现场,西部志愿者代表师生与实践小组指导老师代表师生面对面交流,会议以讲述志愿者与实践团队的基本情况、志愿者的工作经历心得、与实践小组的问答三个流程展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韦广德 摄

图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为实践小组回答问题,在志愿者们的回答与补充中,实践团队进一步了解其在乡村教育支教中、抗疫攻坚时期、各节日时期、禁毒行动中的志愿工作先进事迹以及获得的个人、集体荣誉。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韦俊如 摄

图为村委向实践小组讲述立屯隧道的建成和意义,结合玻璃板下的立屯沙盘模型,实践小组了解到过去村子的艰难环境。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韦俊如 摄

图为实践小组观看昔日立屯村状况的视频,视频生动、详细地展示了过去立屯村在交通上、用水上、医疗上、温饱上、经济上的困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韦广德 摄

图为立屯村昔日开凿隧道所用的工具结合人物雕塑的情景重现,石碑上刻着:先后历时24载、打钝钢钎2100根、用坏手电筒336只、燃耗蜡烛3.2万支等字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钱文锦 摄

图为实践小组观看立屯村开凿隧道的视频,视频中主要讲述了立屯三代村委在开山凿路中的心血付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钱文锦 摄

图为三下乡实践活动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钱文锦 摄

一审编辑:韦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