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玉林8月18日电(通讯员 李欣怡 周珊求 林雪娴)“社区的家长和孩子们早早就问大学生老师们什么时候可以来教他们兴趣课程了,现在可算是把你们盼来啦!”玉林市南江街道江滨社区党委副书记梁小华热情地迎接服务团时说道。
据悉,7月10日至21日,由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师生党员组建的“红木棉”社区实践服务团联合玉林市南江街道江滨社区开设为期半个月的暑假公益课程,10位党员志愿者通过手工制作、书法教学、科普实验、心理团辅等兴趣课程,让社区孩子拥有充实、有趣、多彩的暑期。
童思妙想,“悦”然纸上
“妈妈你快看,这是我做的剪纸!”孩子们开心地向家长展示在手工制作课上完成的手工制品。在手工制作课上,志愿者首先向孩子们介绍剪纸、绣球、铜鼓、黏土等传统手工活动的历史文化背景,随后对孩子们进行一对一指导。
“孩子们很喜欢动手制作手工作品。像我们指导制作的郁金香花、菊花等,孩子们会将花带回家送给家长,家长和孩子们都很开心。我觉得这是志愿活动的意义,是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志愿者利同学高兴地说道。
绘画课上,志愿者向孩子们说明绘画主题后,引导孩子们发挥奇思妙想,一笔一划勾勒自己的“小世界”。每个孩子的笔下都是一个未知而又充满色彩的世界,他们完成作品后的喜悦也不言而喻。
“这是我们小组完成的作品,这里是水果王国,各种水果应有尽有。”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一步步完成属于自己的手工作品,并与小伙伴相互分享完成作品的喜悦。
图为手工制作课上,孩子们利用黏土进行“水果大作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珊求 摄
书香为伴,“悦”读美好
从甲骨文的字形字义到楷体的一撇一捺,志愿者在书法课上向孩子们介绍汉字的形体演变历程。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了握笔的手法、书写的姿势以及书写的笔画力度,并亲身教授和示范,组织孩子们临摹优秀的书法作品,孩子们神情专注,认真书写一撇一捺。
“谁知道国旗和党旗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在故事阅读课堂上,志愿者通过问题导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志愿者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进行阅读写作的指导,对低年级的孩子开展讲故事、看图说话、角色扮演等形式的教学;对高年级的孩子进行经典书籍阅读、赏析,辩证地阅读经典,“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教会阅读的方法比直接的盲目阅读更有效,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也更有帮助。
图为阅读课上,孩子们在志愿者带领下阅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利丽梅 摄
科学启蒙,“悦”跃欲试
科普实验课上,志愿者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孩子们观看科学实验表演,让孩子们感受科学的魅力。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科学理论,利用孩子们好奇心,激发动手实验的兴趣。
科学小实验中,志愿者边讲解注意事项,边鼓励孩子们动手实验,激发他们对科学实验现象的思考,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培养其科学实践和探究能力。
“孩子们对实验课拥有很高的兴趣,在这种兴趣的加持下,我们可以给他们讲解简单的科学知识。当他们用渴望和崇拜的眼神看着我,让我感到很有成就感。”在社区科普实验内,志愿者温同学如此说道。
图为科普课上,志愿者讲授“会跳舞的水”的科学原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温子贤 供图
团结港湾,“悦”享童趣
在心理团体辅导课上,志愿者发挥应用心理学专业特长,运用心理学知识开展心理团辅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游戏形式,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合理有效调节情绪,学会与同学、伙伴们团结合作,进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做好玩的团辅小游戏,让我们知道了同伴的重要,以后我要和我的小伙伴好好相处。”参与此次活动的宋同学表示。
图为心理团辅课上,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开展团体游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珊求 摄
精彩汇演,“悦”目赏心
在本次社区实践的最后一天,“红木棉”社区实践服务团联合江滨社区开展了多彩公益课堂结课汇演。学生人人参与,节目丰富多彩,拉丁舞、手势舞、歌唱、朗诵等汇演节目形式多样。学前手势舞《小雨沙沙沙》《跑跑镇之歌》童真可爱、三年级舞蹈《勇气大爆发》热情活泼、四年级手指操《国家》磅礴大气、五年级朗诵《中华儿女》青春勇敢……孩子们面带笑容,自信满满,动作整齐划一,沉浸在欢乐的舞台上。家长们倍感欣慰,纷纷鼓掌称赞。
“ 这次活动真的很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孩子们很开心,也都舍不得这次课程,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来。”家长们纷纷表示。
图为五年级孩子在结课汇演上朗诵《中华儿女》。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利丽梅 摄
“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突出党建聚合力,在“红木棉”党建品牌推动下,组建成立“红木棉”社区实践服务团,以社会实践为契机,组织师生党员深入基层,发挥专业特长,服务地方展作为,在学、思、践、悟中擦亮青春底色。”此次社区实践的指导老师李欣怡表示,将充分引导大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志愿活动中,携手社会资源,助力教育事业,传递温暖情怀。
“红木棉”润红心,公益课堂强党性。据了解,教育科学学院一直致力于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积极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引导、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推进教育振兴。
图为结课汇演后集体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珊求 供图
实习生 杨丝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