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学子三下乡:健康中国青年行,浙医学子勇担当

2023-09-18医学教育

中国青年网杭州9月18日电(通讯员 田宇倩 范凯歌)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充分发挥学院学科资源优势,引导师生积极投身国家战略,医学院自2017年起正式启动“健康中国”专项暑期社会实践项目,6年来先后有2000千多名师生积极服务人民健康,实践故事获得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中国青年网等众多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实践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等荣誉表彰。

今年,浙江大学医学院“健康中国”专项社会实践团再出发,聚焦“宣传健康生活”“塑造健康行为”“改善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组建青年学者指导的本硕博立体化团队,先后组织30支分队,在3个国家、11个省、20多个地市、150余个社区乡村组织实践活动,开展科普讲座、调研走访、科普义诊160余场次,累计服务3000余人次,发放问卷10000余份,撰写调研报告40余篇。浙大医学学子围绕国家发展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社会实践中经风雨、受教育、长才干。

一、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助力乡村医疗共同富裕

习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下,实践团主动前往西部、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助力东西部地区乡村医疗共同富裕。实践团赴新疆、重庆、贵州等地,组织科普讲座8场,下乡义诊3场,累计服务295人次,走访调研22次,收集问卷1046份,撰写调研报告18篇。

团队用脚步丈量祖国西部的大好河山,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新疆,实践团走进库车市人民医院,走访援疆医生,扎实开展实习实训一个多月,深入了解援疆工作为库车市医疗卫生领域带来的重大改变。在贵州,实践团立足医学专业,聚焦乡村运动安全、急重症救治能力等议题,走进台江县人民医院及多个乡镇卫生院,开展实地调研,采访各级医疗机构人员,同时运用专业知识,普及“全民急救”,开展义诊科普。在重庆,实践团走入基层医疗机构,从妇幼健康到中医药基础研究,再到医务人员职业心理调研,全面探索西部健康现状,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图为浙江大学医学院于重庆市卫健委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宇倩 供图

图为浙江大学医学院学生为新疆少数民族同胞进行检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宇倩 供图

二、聚焦“一老一小”服务,守护“朝夕美好”民生福祉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团队成员走进社区、乡村一线,关怀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开展科普、支教、文艺汇演等活动,探索基层养老、抚幼的新思路、新模式,先后制作科普课件40余个,组织科普讲座15场,慰问老人4场,撰写调研报告12篇,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在安徽南陵,实践团开展“闪闪鲁冰花”儿童暑期成长夏令营,录制4门直播课,教授17门健康课,重点关注0-3岁儿童早期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完善当地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体系建设、打造育儿友好型社会提供科学依据。在江苏淮安,实践团在金湖县、涟水县妇幼保健院开展了妇幼健康调研,对运动、膳食、睡眠、疾病史等多个维度进行健康评估,发放科普手册和科普推文给予切实的健康建议,为当地健康知识普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浙江杭州,“护之青芽,盼其芳华”分队聚焦青少年生殖健康设计课程并开展授课,推动知识普及与宣传,向青少年传递成长力量;在浙江绍兴,实践团前往斗门镇各个社区服务站,为老年人开展健康评估和调研。

图为浙江大学医学院学生为老人进行健康科普。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宇倩 供图

图为浙江大学医学院学生为婴幼儿父母进行健康科普。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宇倩 供图

三、服务杭州亚运赛会,发扬医学人文美育精神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 的重要窗口。为更好服务杭州亚运赛会举办,实践团依托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各类急救科普培训活动,挖掘医学人文美育元素,参与到亚运赛会宣传和精神发扬中。实践团先后开展急救培训6场,参加亚运赛会精神宣传活动7场,累计服务近900人次。

“杭州是我家,亚运靠大家”。在浙江杭州,实践团通过实地调研、科普宣教以及技能培训,在宣传杭州亚运会、普及科学锻炼知识方法的同时,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宣教培训,帮助高校大学生、社区居民掌握基本必备的心肺复苏等应急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深入挖掘医学人文美育元素,深入杭州各地社区开展亚运专题文艺汇演,以“医学+艺术”形式助力亚运精神传播。在重庆、上海、河北沧州、江苏苏州、山西大同、山西太原、四川南充、新疆伊犁、云南楚雄、浙江杭州、浙江宁波,跨越11座城市,实践团乘亚运之风,聚焦运动医学热点,调查各地运动医学发展现状,力抓突破发展僵局的关键因素,提供来自医学生的思考与建议。除了国内,实践团更奔赴印尼、德国等“一带一路”重要国家,宣传“心心相融、爱达未来”的亚运主题,并调研国外中资企业职工的身心健康情况,为中资企业在国外的发展建言献策,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图为浙江大学医学院学生进行亚运展演。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宇倩 供图

四、着眼医学科研进展,探索科研成果转化路径

习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解决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卡脖子”问题”。在青年医师、青年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实践团成员着眼医学科研发展、医疗器械使用情况,深入调研各类慢性疾病成因及预防,先后开展科普讲座5场,走访调研医生、患者1000余人次,形成调研报告8篇。

牢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重要指示,在重庆、在杭州,实践团聚焦小胖威利综合征,对罕见病群体的诊疗困难、社会困境开展了调查,走访患者家属、专家、实验室,编写科普推文,开展宣讲活动,为群众正确了解、理解罕见病提供了有效渠道。在义乌,实践团在浙大四院血液净化中心调查了百余名患者,通过统计分析辨别出血透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提供针对性家庭照护方案,帮助患者维持更高的生活质量、降低家庭负担。聚焦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微创医疗器械,从产学研发、应用现状,发展前景,受众认知等出发,实践团探索国产微创医疗器械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亲临科研与生产一线,走进医院科室了解国产器械的使用现状,走进病患了解他们对微创手术的认知及接受程度,探索更好的医患合作方式。

图为浙江大学医学院学生学习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微创医疗器械操作。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宇倩 供图

图为浙江大学医学院学生对患者进行问诊。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宇倩 供图

春风化雨润无声,实践育人谱新篇。浙江大学“健康中国”暑期专项社会实践团队将秉持“仁心仁术,求是求新”的院训,不断组织青年学子奔赴社会实践一线,在社会熔炉中培根铸魂、强基固本,发挥浙大医学人的澎湃力量,开拓实践育人新途径,推动健康中国新医科,在服务祖国与人民的进程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