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吾之赤心 暖彼之童年

2019-08-04佚名

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人生”。看到太多孩子由于农村的封闭落后,而导致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早早辍学务工,下乡支教一直以来是萦绕我心头的一个愿望。自古以来三尺讲台,被人赋予为梦想的摇篮。经过层层筛选,我成功的加入了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路有你爱心支教志愿服务队。我希望这次实践能成为我一生爱心事业的开始,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青年大学生。

图为与学生指点迷津。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思达 摄

踏入校园,那一双双炯炯有神而又渴望的眼睛,让我感受到了这里的贫苦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进入教室,就看到孩子们用纯真的目光望向我,好奇而又惊喜。一个个上扬的嘴角使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我们到来的喜悦。我知道在这种条件下孩子们期待的还是能了解父母口中所说的外面世界,接触新生事物,渴望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在这次支教活动中我担任6年级文化课老师,班里的孩子不多,只有14个。他们来自花石镇的各个村,其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暑假缺少家人的陪伴。我希望我的到来能给他们的暑期生活带来快乐和那一份关爱。伴随着清脆的铃声,我踏上了讲台,那一刻我思绪万千,我的第一次开讲能否打开他们心中的世界吗?我会让他们从我的口中感受到那个心中憧憬的世界吗?或许谁都可以,但我希望这是一个开端。

第一节课就这样开始了,我开始让大家做了自我介绍,孩子们有些害羞,为了化解氛围我便开始自我调侃的介绍起了我自己,看着笑靥如花的孩子们开始尝试介绍起了自己,我知道这一扇内心的大门算是打开了,每个人都要学会接受一个新的环境,就好比他们接受一个新的老师,我们才可以成为朋友,关注他们的内心。

有一天,我给他们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___”,批改作文时看到有一篇是写了我的老师的作文,内容如下:“我的老师个子矮矮的,脸上有点青春痘,眼睛大大的,她有一双微胖的腿,脸也有些微胖,搞笑的她普通话总是说不好,但是她很和蔼,我们有什么不会的,她总是悉心教导”。虽然这样的话语有点太“真实”,但不得不为他的纯真和短短话语里的爱所感动,每次上课都很认真,一边抬着小脑袋望着我一边做着笔记生怕落下什么知识点。

每当开饭的时候,班级里六年级的学生都会帮助那些低年级的小孩子们端菜打饭,虽然他们大都缺少父母的关爱,但是孩子们懂得互相关爱,彼此帮助,这也许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涉世未深的孩子本该有的本性,愿他们在这茫茫人海中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成长,世事美好,大爱人间。

图为与观音堂学生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思达 摄

时间这位朋友他带给我们好的事物必然也会留下不好的事物,它所沉淀的是我们与这帮孩子的爱,而又缩短了我们与他们生活相处的时间,事实上短暂的也正是美好的 临别之时,班里的孩子大部分都去参加比赛了,仅剩的几人留在了教室。

一个孩子在不停地问我明年是不是还会来看他们,是啊,刚和大家相熟没多久就要离开了,于此心中一股暖流相涌而上,转过身去平复了一下情绪,告诉她你们那么可爱老师怎么会忘记你们呢,有机会一定会再来看你们,到时候你的小辫子长了老师还要教你梳头发辫呢。

望着笑魇如花的孩子,那正是我儿时的模样,与孩子告别正如同告别我的童年,与我与他都是一种成长。虽然这样的寄语我不能给他们多大的安慰,但事实无常,愿父母能够多陪陪他们,因为父母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呵护的那个人,这份长久的爱才会扎根的更深。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的终极目标”。那么我的幸福就是能有这样的实践与我同行,我的目标就是把这份爱传递在这方寸讲台之上,关爱每一个孩子。我要用我的青春去铸就一番有意义的事。

图为我和六年级学生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思达 摄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是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定海神针,在个人发展的同时,更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支教志愿活动使得大学生们把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再把检验过的行为习惯转化为内在认识,促进自我教育意识的形成。

这次支教。就好像一场心灵的修行,我得到了很多感触。不仅让我体验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喜与悲,同时也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以及职业技能,真正体会到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是多么重要。我相信这些实践中的收获是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

其实,支教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时光荏苒,岁月匆匆。这一个星期的支教经历,值得我一生去珍惜和追忆。(通讯员崔容)

一审编辑 谢琴琴

实习编辑 潘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