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之息

2023-09-14佚名

2023年7月11日至19日,上海科技大学赴云南云龙检槽乡社会实践小队在云南云龙县诺邓古村进行实地考察,并在检槽完小、检槽中学展开调研和支教活动。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

我抬手轻嗅,以期尝到泥土的味道。抢入鼻腔的是炸薯条和番茄酱味,吮了吮手指,似乎还有点早上残留的咖啡味道。

我不满意自己找到的答案。既然人类从泥土中走来,怎么我在周遭嗅不出一点泥土之息?

也许确实如此。就像我们不能将桂花的香气装进瓶子里,待秋天过去再开瓶细品;不能将初恋的温馨装入心里,待青春散尽再捧出体会。

我们已经离泥土太远了。

图为检槽乡的土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薛喻文 摄

还好,桂花还会再次盛开,青春还没有完全散尽,我们也可以踏上寻找泥土的旅途。

透过车窗,城市暗了下来。我们穿过一个个隧道,傍近一条条河流,眼看钢筋缩成了一棵棵树,高楼拉长成一座座山。躺在专属自己的一隅默想,在浪涛中漫无涯际去做梦,河畔的一点渔火,点亮了旷野上的星。

当汽车在重峦叠嶂中发出悲鸣;当河水由清变浊,由浊变黄,由黄转红;当“云龙”二字映入眼帘,我知道,就是这里了。

西边天际,群山翻翠,低垂的浓云挡住了山尖,那一瓣瓣馥白仿若待启的梦。远处偶尔传来“哞哞”的鸣叫,转头望去,却无处觅寻。“犹抱琵琶半遮面”,也许这是泥土对我们这些“城里人”的防备吧。

我俯下身子,轻轻地嗅,慢慢地寻。就像离开母亲怀抱的婴儿,也许早已记不清母亲的模样,但永远有一个人为你敞开着怀抱,那便是母亲。泥土孕育了一代代炎黄子孙,滋生了悠久的中华文明,我相信泥土不会抛弃她离家的孩子,冥冥之中的默契尚存。

图为检槽乡的水稻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为 摄

我寻到凸凹不平的土路上。大块的泥土从山上滚到路上,被踩碎成一粒粒,一颗颗,向下边滑边滚,躺在本不属于他们的地方,终于与道路融为一体。就这样,这里的泥土仿佛都与世无争,他们不似货车疾驰过山路时黄沙飞扬的激烈,只服帖在弯弯曲曲的石缝里,静静看着骡子甩着尾巴,一步一步从他们身上踱过。直到有一场暴雨,翻涌起他们久违的躁动。本永远不会相见的泥土汇集到一起,化作一条条“溪流”汇进波涛汹涌的“黄河”,开启他们未来的旅程。而大山里无数怀有梦想的人,也顺路而下,前往他们的远方。

我寻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那是多么温馨的静,静得仿佛听得见阳光是怎样从檐角的蛛网中倾泄而下。老房四合的天井,石板上的青苔痕迹,重重叠叠的屋檐,承载着几代人的辛酸和温暖。此时终于明白“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是怎样的心境了。也难怪年长的人们总是对山里的平房小院有如此执念。也许这里冬不暖夏不凉,但生活在这里的每一步都结结实实踩在泥土上,踩在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上。就像诺邓古村一栋老房的女主人所说,“拆掉这老房子也许只要两天,但是历史的回忆再也建不起来了。”

我寻到炊烟升起的烟囱里。也许是太久没听到锅与勺相碰的叮当,当一锅炖菜揭盖氤氲飘香时,心下竟生出一丝感动。烈日下深深的脚印,额头上渗满的汗珠,灌溉出这一片葱葱郁郁,炝出独特的烟火与锅气。没有油盐、没有调料,令我难以咽下白水青菜,当地的食客却一人端着一个白瓷碗,站在街边,吃得津津有味。也许是生活已经带给他们太多酸甜苦辣,不再需要调料增加生活的滋味。可我更愿相信,是草木的气息,是河水的气息,是泥土的气息使每顿饭菜有滋有味。不需要精美的摆盘,不需要添加剂的修饰,平淡的极致,便是浓郁。

我寻到稚嫩孩童的笑脸上。他们校园里跑着,跳着,笑着。他们在上课铃打响的前一秒匆匆冲进教室。他们在宣布放假的那一刻欢呼出声。他们稚嫩的双肩扛着比他们还要高的行李。他们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光。曾经,我也将每分每秒视作独一无二的惊喜,天空的雨水,石缝的嫩芽,亦或是一只小虫,都仿佛是一支新奇的乐曲。这份童真是生命的本性,是泥土给我们的恩赐。我想,这些孩子们的瞳眸一定是彩色的,这世界的光照进去,便在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彩虹,挂在天边,绵延向梦一般的远方。

图为调研组组员和检槽完小部分学生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凯星 摄

光着脚丫,走在田野里,用心感受稻苗触到脚心的恬适;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用心品味空气中弥散的泥土的气息。泥土之息带着我穿行一砖一瓦,一果一蔬,赐我一份平淡,一份童真。大千世界无需过分装点,只需随心,随喜,随生命之纯洁,随泥土之召唤。

这是一场旅行,是一场回归,是一次心的相拥。

旅行的终点,是彩云之南,泥土之息。(通讯员 曹家瑞)

图为检槽乡全貌。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唐诚 摄

(通讯员 曹家瑞)

实习生:谢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