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情下生活受限对老人的影响”的调研报告

2020-08-24若子

学校: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作者:任彬彬、张颖、黎玲、郭若、张瀚以

摘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但突然来袭的新冠疫情,使得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生活雪上加霜。它不仅是在生活上给老人带来了困难,还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健康。为此,我们针对疫情下生活受限老人的影响展开了调查报告,通过线下采访老人、对采访内容进行调查和分析、针对农村老年人群需要解决的基本生活、因疫致困、延缓治疗、心理健康等几大问题,提出保障其基本生活和医疗的几点建议,希望全社会给予较为弱势的农村老人群体更多关爱与帮助。

关键词:疫情 老人 生活影响 心理影响 调研报告

一、实践调研活动背景和意义

中国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发布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统计的全国累计确诊的44672名病例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有13909位,占比达31.2%,远高于2019年底全国18.1%的人口老龄化率。而在全国1023位死亡病例中,老年人就有829位,占比达81%。因此,针对老年人的疫情防控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冠疫情对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用品采购、医疗保障以及农业生产等刚需服务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利影响。疫情也严重影响到了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普遍担心自己的生活物资、药品供给以及农作生产等方面,进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为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探究疫情期间老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况,我们针对疫情对老人生活产生的影响进行走访调研。我们采用线下走访到户的方法进行调研,对调研结果采用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此外,在调研期间我们面向老年群体,进行如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防护举措、治疗方式等新冠肺炎有关知识科普的活动。根据采访的内容我们分析得出,我们不仅要关注老人的物质生活,更加要关注老人精神生活,帮助和关怀老人。此次走访调研让我们感受到老人疫情期间生活的不易,老人们需要来自他人、社会的关心和帮助。这也提醒我们更加关心自己的长辈乃至身边的老人。

二、实践调研活动材料与调查地点

根据网络调查资料显示,2017年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多彩贵州城举行。2018年调查数据显示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54.2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5.59%,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人105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8.95%。全省建成并投入使用4200余个农村幸福院,覆盖全省所有乡镇;建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051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69个,基本实现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十二五”以来投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50亿元,全省投入运营的城乡养老机构有1036所,社会力量运营的养老机构占比达到20.37%;基本建成覆盖农村所有乡镇的供养机构网络。贵阳市、铜仁市、遵义市列入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全省92.5%的养老院与医疗机构合作开设了绿色通道,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达到396家,占总数的38.2%。

从城区前往养老院大约有一到两小时的车程,我们前往的养老院为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兴隆敬老院和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亲情老年公寓。这两所老年公寓的规模都不大,有一个小庭院作为主要活动空间,公寓主楼兴隆养老院有两层。一二楼都是老人们的生活居住场所,分成多个套间,有一个主要的小客厅配有一台电视,亲情老年公寓结构相似,但是比起兴隆敬老院多了一层楼。两所敬老院均处于离城区较远的地段,四处安静且周围植被较为丰茂,空气清新。疫情期间养老院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积极配合防疫抗议工作,消息较为封闭,一些老人甚至并不清楚此次疫情的发生。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亲情老年公寓门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瀚以 提供

三、实践调研活动方案

(一) 调查对象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给人民群众尤其是老人的生命安全带来重大威胁。随着国内疫情平稳,全国各地也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这次新冠肺对老年人群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为探究疫情期间老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戏剧大篷车”贵州实践服务队第二分队针对疫情对老人生活产生的影响,于2020年7月15日至8月20日前往养老院进行走访调研。让戏剧之光照亮疫情后的天空新冠肺炎突袭,我们是贵州区域的大学生,我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更应该成为灾后重建的主力军,用我们的专业、我们的热情,帮助人们走出疫情的阴霾,燃起生活和奋斗的信心。

老年人本身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自身的免疫功能也会逐渐下降,生理机能开始退化,躯体疾病逐渐增多。由于老年人自身健康状况和社会角色的改变,心理上比较容易产生孤独、空虚、焦虑、抑郁、疑病、失眠等心理问题。本次疫情发生后。老人们的心理受到了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压力不仅源于新冠肺炎过高的死亡风险,还源于自我隔离而导致的行动限制。与此同时,由于宅在家里,很多老年人感到寻求心理帮助的渠道更少了。由于我们队员区域距离跨度比较大,这次我们贵州实践队的主要调查对象是就近养老院里的老人。帮助他们走出疫情心理阴影,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

(二)调查方式

贵州实践队采用线下走访养老院的方法进行调研。走访过程中,实践队员均佩戴口罩,态度真诚,耐心说明来意,我们将通过说与听的活动方式展开此次活动,针对疫情期间老人缺乏关爱和交往,这次的戏剧大篷车将以戏剧阅读、“你说我听"疫情故事讲述为特色,提出调查问题并作好记录。对于年龄偏大的受访老人,实践队员使用方言提出问题并从多角度询问以获取答案。陪老人聊天,听听老人们想要表达的心声,解除他们心里的疑惑、困难和压抑等心理情绪。我们用我们的专业和我们的热情为老人们带来欢乐。通过音乐、戏剧、绘画等方式来进行。多陪伴老人,减轻老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听听老人讲讲过去的事情,怀旧可以保持老年人健康的心智。此外调研期间,实践队面向老年群体,进行如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防护举措、治疗方式等新冠肺炎有关知识科普的活动。应加强防疫宣传、更加关注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帮助和关怀老人等建议。此次走访调研让我感受到老人疫情期间生活的不易,老人们需要来自他人、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社区老人在接受队员张瀚以的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瀚以 提供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队员任彬彬在采访养老院老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任彬彬 提供

(三)材料整理分析

此次线下活动我们选取了两所养老机构以及住户区的老人们。根据我们的线下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当前贵州省的老人数量还是比较多的,队员所采访的老人所在的居住区,百分之八十都是老人,其中三分之二的老年群体并没有子女陪同。疫情期间,居住区的老人根据社区要求,单人出行进行日常用品采买;而养老机构选择送货上门或批量订购的方式维持物资运作。居住区的老人们尽量避免与家人接触,大部分子女均在外地,也不便回省;而养老机构也有子女探望,因为疫情的影响,养老机构采取每月限制人口探望数量以及探望时间的方式来进行防疫抗议工作。敬老院老人较多也有护工陪同,疫情期间并没有产生过多的不便以及心理上的变化。相对养老机构的老人来说,居民区的老人更能感受到来自疫情的影响,出行和生活的不便以及老年活动的减少,还有社区定期的防空检查等。我们根据采访得知,居住区的老人对疫情的感受比养老机构的老人也更为深刻。

此次调查我们还发现,参与调查的老人中,女性老人的数量相较男性老人较多一些,且敬老院中的老人大多无子女探望,独居老人中大部分子女也长期独居在外,老人们常年都是独居状态。在提到孤独感的时候,大部分老人们表示,就算没有疫情发生,平时的生活也和现在差不多,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孤独感。多数老人对于疫情的态度都比较平淡,对于国家的防疫抗议工作也更为配合。

四、疫情对老人生活和心理的影响分析

(一)生活方面

从衣食住行方面来看:在1月21号武汉封城后,后继因为疫情往全国各地扩散。各个城市都采取了封城、封村等限制出行方式避免外来人员及本地人员之间相互交叉感染。各大商城、娱乐场所、公园等人流密集的地方都被封闭,这就导致了特别爱去公园散步、跳舞的大妈大爷无处可去,只能待在家里看电视打发时间,毫无交流的他们会因此感到孤独。也就是说因为疫情造成了老人们娱乐活动形式的单一。那么出行受限,物资有限,老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一定比例的下降。很多不良商家的恶意加价让有些节俭的老人宁愿缩紧裤带子,也不愿意购买高价产品,导致一定量的食品减少。再加上正值春节假期,很多生产厂家纷纷放假,物资本就有限,能够平均分配到每位公民的手上实属不易。总的来说,吃的东西太少,生活必需品的缺少降低了生活质量。所以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四点。首先我们作为家里的年轻范儿,应该积极的配合社区完成生活必需品及事务等物资的采购,避免老人高危出行,减少感染的风险。其次,对封闭在家的老人多些关心,陪陪他们做一些不受地点限制的活动,多和他们聊聊天消遣时光等,避免他们坐不住产生出行的想法。再次,针对无良商家恶意提高商品价格,国家应该严厉打击和管控,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限制恶意行为,不能允许这些黑心商家大发灾难财。最后,政府应当对孤寡老人进行补偿和慰问,安定民心。

(二)心理方面

互联网时代下,年轻人与他人的联系方式多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疫情期间转为只通过线上聊天的方式与他人保持联系,因此他们比较适应这样的生活方式。而老人受到视力、思想和习惯的影响,他们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程度没有年轻人那么普及,使用的过程也没有年轻人那么顺畅。不管是与人维持互动,还是接受疫情相关的新资讯,老年人群体都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道听途说”的朋友圈,缺少主动查询权威信息和求证辟谣的能力。所以,相比普通人,老年人在心理上会面临更多的孤独、苦闷和空虚。

在中国的人情社会,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避免不了亲戚之间的来往和邻里之间的走动。老年人有维持原本生活习惯的惯性,多少年的习惯突然一下子要改变,不能串门,不能走亲戚,他们心里一时无法接受。

抑郁、孤独是老年人现在心理健康方面面临的很大的问题。过往老年人在家中是“权威”,领导和决策家中的事务。当他们慢慢老去之后,在家中的权威地位也慢慢减弱,身体机能在逐步退化,疫情期间能做的事情也在逐渐减少,一种无助感和恐惧感不由地漫上心头,他们的自尊心也会受到打击。

五、对实践调研活动的思考和建议

子女们可以借由这次机会,多关心家中的长辈,让父母感受到子女们的爱和陪伴。若是子女和父母分开居住,则可以通过每天的电话联系,关心老年人的日常起居,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需要帮忙。另外,老年人容易产生怀旧的心理,家人们可以借由这次疫情带来的更多在家的时间,多听听老人家讲自己过去的故事。

居家的这段时间,亦是一个让老年人改变生活方式的契机。如果老年人固守着原本的生活方式,总是感到郁郁寡欢,容易加剧他们的心理活动退行。要减缓老年人心理活动的退行进程,关键在于更新提升老年人的专注力,让他们不断专注于新的事物。培养老年人在家中的兴趣爱好,例如绣花、画画、写书法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老年人体验到自己对于生活的掌控感,重新激发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除此之外,可以鼓励老年人在这次抗疫行动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新闻报道中,有许多老人捐钱、给防疫人员送爱心便当等等,这都体现了他们也想要为抗疫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这些举动,都能够让老年人参与社会事务,感受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感,认为自己还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借此培养老年人的积极情绪,让他们产生对自己的自豪感和价值感。

1.老人

(1)多与家人交流沟通,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听听他们的看法和建议;

(2)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如读书、练字、做饭、做手工等;

(3)利用微信视频、电话等与亲戚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排解郁闷情绪;

(4)做一些适合自己的居家健身和放松运动。

2.老人的子女

(1)要审视自己和老人的沟通情况,做些调整。多关心家中的长辈,让父母感受到子女们的爱和陪伴。若是子女和父母分开居住,则可以通过每天的电话联系,关心老年人的日常起居,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需要帮忙。还可以多听听老人家讲自己过去的故事。

(2)观察老人的情绪状况和精神状况,比如平时蓄积的压力、焦虑过度,要帮助他们找到合理的途径去宣泄。

(3)培养老年人在家中的兴趣爱好,例如绣花、画画、写书法等等。让老年人体验到自己对于生活的掌控感,重新激发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

(4)循序渐进地向老人进行科普,让他们慢慢加强防控意识。

3.社区工作者和基层干部

(1)及时走访辖区老人特别是独居、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并为他们提供减压的方法和技巧,给他们送去关心和温暖。

(2)在个别上门不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话守望缓解老年人的不安情绪,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支持与帮助。增加疫情期间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实践调研报告总结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和弘扬的高尚情操。2020年的夏天酷热如旧,雷雨急骤如夕。然而今年的夏天我们却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拥有不同的感动。“戏剧大篷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更好的学会如何对别人给予一份爱,为出社会做好一条道路,只有真正的投入其中去,才能够领略到其中的道理。

裴斯泰洛齐曾说过:“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这说明智慧和实践是永远分不开的,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真理,也能培养能力、弥补不足。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使我们有了一个验证自我的机会,使我们无论在能力上或者是在心灵上都是有了一次大的飞跃,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手指握住手中的笔在纸上涂涂写写,写下我点点滴滴的记忆。我们贵州实践队第二分队的5名成员,每一位在这次实践活动中都受益匪浅,这是这一生中很难忘的美好回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戏剧大篷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