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体的风险信息搜寻与传播行为实践报告

2020-08-05ilomilo

学校:郑州大学

团队:巨星排面

作者:闫戈燕 代馨雨

摘要: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突然爆发并大肆传播,牵动着全球亿万人心。与传统应对公共突发卫生事件方式所不同的是,此次疫情发生在新媒体时代,疫情信息的传播方式与路径发生了较大改变。重大疫情当前,突发事件数量多、信息传播风险大、各方舆论声音杂,加快培养并提高青年群体的新媒体素养,引导青年群体科学理性地认识疫情,已成为打好、打赢这次疫情防控战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了进一步分析青年群体是否冷静,是否拥有充分的信息辨别能力,是否富有防疫责任感和相关举措。探究如何引导青年更好地成为正能量的宣导者和错误舆论的制止者。2020年7月21日起郑州大学巨星排面团队对此群体进行了调查。通过文献研究、数据分析、问卷调研三种方法调查研究青年群体对新冠疫情的风险感知与判断、风险信息搜寻行为的动机及指向。

关键词:

新冠疫情信心搜寻信息判断信息传播

正文:

一、青年群体的风险信息搜寻和传播行为·调查篇

2019与2020交接之时,正值“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际,中国的疫情大范围爆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统应对公共突发卫生事件方式所不同的是,此次疫情发生在新媒体时代,疫情信息的传播方式与路径发生了较大改变。重大疫情当前,突发事件数量多、信息传播风险大、各方舆论声音杂,加快培养并提高青年群体的新媒体素养,引导青年群体科学理性地认识疫情,已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

在此情形之下,我们实践小组准备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青年群体对新冠疫情的风险感知与判断、风险信息搜寻行为的动机及指向,并揭示出青年群体社会心态,同时探讨个体及环境因素如何影响青年群体的风险信息传播行为,并为之做出了详细的计划安排。

本实践小组合作推出了《青年群体的风险信息搜寻与传播行为研究报告》,旨在对青年群体新冠疫情信息传播进行剖析和研判。整个实践活动包括前期的调查部分,中间的实践部分以及最终的推广和总结部分。活动实施的地点包含线上与线下,从实践访问到收集信息、主观分析,最后总结完善,由浅入深,探寻青年群体在疫情中的群体心态及环境影响,从而引导青年群体开展积极、高效的信息传播,成为有效信息的传播者、正能量的宣导者和错误舆论的制止者。

我们小组查阅了相关资料及文献,参考并借鉴了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的《新冠疫情中的信息传播与创新产品研究》报告,紧跟主流媒体的报道,追溯到疫情的全过程。



图为应对疫情的几个阶段图片源于新华网

武汉是疫情初期爆发地,在2019年12月份武汉出现了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者。钟南山院士在2020年的1月20日首先证实了新冠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这一事件成为开启全国疫情防控狙击战的关键节点,此后,各地纷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面对新冠肺炎这种新发重大传染病,中国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风险,不断优化调整防控策略。整体看来,中国应对策略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面对未知病毒,加强信息收集、分享和研判,卫生部门组织应对。从2019年底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至2020年1月20日,中国政府主要采取由卫生部门进行局部防控的方式,以收集监测不明原因肺炎病毒的发病情况,局部控制传染源、分析病毒传染力及诊疗方法为主要策略。同时,第一时间与国际社会共享病毒信息,接待海外考察团,并与有关国家分享疫情信息。

图为武汉封城日记图片源于微博博主蜘蛛猴面包

第二阶段:估测疫情向全国加速扩散的风险,动员全社会力量,实施严格防控和集中救治。自2020年1月20日中国政府将新冠肺炎纳入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和国境卫生检疫传染病起,至2月23日中国政府召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会议,是中国疫情防控最重要的阶段。

第三阶段:全国疫情高发风险得以控制,统筹推进科学防控和有序复工复产。2月23日到3月中下旬,中国从全国大同小异的严格防控,走向以风险为导向的地域差异化防控措施,从社会动员为主走向社会动员与科学防控相结合。

第四阶段:国内本土传播基本阻断,境外风险陡增,实行“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防控策略。3月下旬以来,中国本土传播基本阻断,武汉市4月8日起解除封锁。中国各地加速复工复产。

在长达四个月的防疫狙击战的过程中,我国党中央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显著优势,在此次抗疫中都十分强烈的体现了出来,

重大疫情当前,突发事件数量多、信息传播风险大、各方舆论声音杂,微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加快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体现出全天候、全介质、全覆盖的传播能力。正确接收和传播疫情信息,并维护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已成为打好、打赢这次疫情防控战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青年群体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青年选择奔赴“抗疫”一线,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而更为庞大的青年群体进行疫情信息的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接收,并通过多渠道进行信息传播,对于打好抗疫信息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二、青年群体的风险信息搜寻与传播行为·实践篇

此次疫情发生在新媒体时代,疫情信息的传播方式和路径发生了较大改变。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抖音与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以及各家主流媒体与商业媒体的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并且也是青年群体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因此,我们在阅读了疫情相关媒体报道并感受到疫情信息通过网络的传播扩散,以及青年在信息扩散中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之后,开始了线上和线下有关青年疫情信息接收和认知情况的调查实践活动。通过文献研究、数据分析、问卷调研三种方法调查研究青年群体对新冠疫情的风险感知与判断、风险信息搜寻行为的动机及指向。调查疫情初期青年群体能否较早发现疫情相关信息并积极采取劝说长辈进行有效防护的行动;在关键期青年能否及时关注疫情动态,辨别相关信息,不乱传谣信谣。研究在信息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青年群体对疫情信息的传播特点。

根据青年群体的传播参与以及表现出的复杂社会心态,我们对于疫情下青年群体可能进行的活动做出了一份电子问卷,通过朋友圈、群组等渠道发放和接收问卷,共收到问卷134份。



图为线上调查结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润梓 供图

其中82%以上受访者年龄在18~25岁区间。我们将受访者问卷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得到了青年群体在疫情中显现的一些普遍现象。参与问卷调查的青年群体在疫情期间通过QQ等社交软件(80%)、微博等媒体平台(76%)了解外界信息的占比较大,也有超半数的青年通过公众号文章、短视频平台、知乎等网络问答社区获取疫情的线上信息(51%)。绝大多数青年主要关注的疫情信息包括地区疫情新增病例(90%)、疫情影响的经济社会等问题(79%)、疫情知识科普(77%)以及抗疫中的英雄事迹和中国力量(71%)。青年群体对生活类信息和疫情求助信息的关注度相对较低(40%)。!疫情期间,对于网络上流传的一些关于疫情的谣言,大部分青年表示不信谣,不传谣,从不传播关于疫情信息的谣言(63%),但也有部分青年表示有相信过谣言,但从未传播过(30%)。在得知新冠病毒有极大的传染性时绝大多数青年选择告诉自己的父母和亲朋好友,告诉他们要警戒(89%),也有部分青年选择在网上传播(3%)。面对疫情信息多数青年选择默默关注,点赞抗疫英雄(67%),超过半数青年选择查找资料或寻找官方消息,辨别信息真伪提取干货,做好个人防疫并呼吁(55%)。进半数青年选择积极参与讨论,多多转发。大多数青年表示曾在疫情期间表现出积极的心态,并作出积极行动,带给他人力量(80%)。

图为线上调查结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邢飞雪 供图

线上实践完成后,我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了线下口头采访或纸质问卷填写的实践活动,主要围绕青年群体对新冠疫情的风险感知与判断、信息真实性分辨能力以及青年群体对疫情信息传播作用的自我认知情况三个方面。

图为线下调查结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闫戈燕供图



图为线下调查结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闫戈燕供图

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感知,我们发现青年群体对新冠疫情的风险感知与判断与官方信息紧密联系,在某些相关消息第一次出现在媒体上时,他们没有过度关注;但在传统官方媒体公布这个消息时,青年群体大都表现为风险积极者,开始确信并且呼吁督促家人做好防护。另外,青年对于网络信息更为敏感和关注度较高,且青年们有对自己、家人、社会负责的态度去看待这场疫情,因此他们表现得更为积极、勇敢。同时青年群体受到社会心态的影响,在确认新冠疫情消息的真实性后,青年群体和社会上的他人一样,感到恐慌、焦虑、害怕。但当他们充分认识这次战疫的严重性,他们敢于担当,有些勇于冲向战疫前线,有些敢于做志愿者帮助他人、帮助社会、帮助国家,有些积极配合国家指挥领导并呼吁大家做好防护。同时个体及环境因素也影响了青年群体的风险信息传播行为,经调查大部分青年群体多通过对多方考证,并且相信传统官方媒体、专家发布的消息,本着不信谣不传谣的态度,大多数及时关注信息、筛查信息,然后通过社交媒体小范围传播。但也有少部分青年易受到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对谣言的分辨力较弱。

在信息收集及相关分析完成后,我们撰写了相关文章并向公众号进行投稿,之后对整体活动进行复盘总结。

图为线上调查结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韦业冉繁森供图

三、青年群体的风险信息搜寻与传播行为·总结篇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看出,在信息化时代,面对疫情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大多数青年在现实生活与网络信息中逐渐寻求平衡。他们表示会利用常识,以官方为准,相信权威平台发布的信息,并及时在交际中修正不正当言论和虚假消息。用正能量的方式,如写抗疫文章、口头传播、微信传播、通过互联网和电话传播传递给他人,坚持传播真实无误的消息,并努力减少心理恐慌,在疫情信息扩散中发挥积极作用。他们表示不信谣,不传谣、保持冷静,相信科学。对于非官方发布的消息,通过正规的网站验证真伪多次确认后,才会向他人介绍,同时也会积极关注辟谣消息,官方发布的消息总会积极向家人朋友。传播并呼吁家人朋友做好防疫。

但同时也有部分青年无法准确地分辨疫情信息,甚至曾经相信过谣言。疫情初期青年群体接触疫情防控的信息渠道广且多元,对社交平台的使用频率就明显高于其他代际。在面对众多信息时,如果只是无差别地吸收各种资讯且无法辨别真假,疑惑焦虑等负面情绪就会产生,并且互相叠加、放大,在疫情防控阶段相对更容易陷入恐慌状态。在这种恐慌状态下,青年群体如果不能有选择性过滤错误差别信息、构建较为准确的疫情发展情况心理认知,很容易接收并传播错误信息。减缓青年群体的恐慌情绪,需要积极应对有效信息需求。主流媒体开展的直面重大问题的正能量深度报道,输出了乐观情绪,可以此调整心理情绪失衡情况,缓和消除不安心理在个体中的扩散。同时青年群体应加强疫情信息分辨能力,以官方信息为准,持续关注辟谣并加大扩散力度。保持独立思考能力,对于疫情信息进行多方求证后谨慎传播,而错误信息要及时说明制止,避免进一步扩散,从而使青年更好成为正能量的宣导者和错误舆论的制止者。

移动互联网已成为疫情相关信息的传播主渠道,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宣传是引导青年群体正确看待重大社会公共危机的一个重要现场,二者相互结合,更多地激发青年群体正能量。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中,青年群体凭借自身与数据化社会的交织,以疫情为机遇,主动地为社会疫情防控提供关心关怀和帮助,塑造了自信、包容、担当的精神气质,以行动书写青春篇章。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的疫情信息得以冲破圈层有效快速扩散。同时青年群体在官方主流媒体或影响较大的商业媒体的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方面的疫情信息接收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辟谣频道的关心扩散,也大大增加了辟谣信息传播面。与此同时,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与主流媒体相融,以一种健康、健康、平和的心态看待疫情,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抗疫方式,用真诚和信任为疫情防控有构建力桥梁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青年群体在疫情中寻求合理自身定位和社会定位,将公共危机在合理引导下转变为青年群体实现心理成长和精神蜕变的宝贵契机。积极转变灾害应对的被动性思维,将情绪化的发泄转为理性思考,将民族所经历的灾难现实熔炼于大灾面前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感召中,把面对苦难的勇气内化于民族振兴的使命与担当之中,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抗疫英雄为榜样,自发宣传弘扬勇于奉献、爱岗敬业等精神,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同时青年群体在疫情的考验中切身感受到科学的力量,在思考中不断形塑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立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提升了对科学的尊重与追求。

结语:新媒体时代,疫情信息的传播方式与路径发生了较大改变,信息获取渠道来源多变、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而青年群体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部分,在此次疫情信息接收传播、实践求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社会疫情信息宣传扩散和辟谣渠道的大力开拓者。青年群体所流露出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及作为积极群体风向的推动者,不仅对于当下疫情而言,更是对社会建设的未来描绘了广阔发展前景。青年群体在疫情中不断反省提升,在困难中与社会更为紧密相连,充分体现了民族振兴的使命担当,是国家前行的希望。

参考文献:

[1]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新冠疫情中的信息传播与创新产品研究》[2]新华社《2020年两会精神主要内容2020两会精神要点概括》

[4]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董丹丹、刘宸《中国应对疫情分为几个阶段》

[5]中工网姜健健《疫情中的青年心态值得关注》